1933年,鲁迅写了很多抨击国民党的文章,老蒋大怒,派沈醉前去暗杀。沈醉在鲁迅门前蹲守半个月,最终还是放弃了:“他的后台实在太硬了!”
按理说鲁迅只是个教书匠,平时写点讽刺的小说,能有什么后台呢?在李敖的一次采访中,他就说出了鲁迅的后台是谁?
鲁迅出生于富贵人家,小时候总是看到父亲病恹恹的,郎中开的药都是一些姜片、竹叶、甘蔗之类的,于是他决心要去国外学习真正的医术,回乡治病救人。
然而到日本仙台医学园后,他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世界其他国家正在被法西斯侵略,包括他的祖国中国。
更重要的是,在被一步步侵略的时候,中国人的反应竟然是麻木的,甚至在同胞被斩首时,仿佛事不关己地看热闹。
学医救不了中国,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生根,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回到国内一边教书一边以笔为矛,写文章唤醒国人的思想。
国民党当政,但干的却是伤害自己同胞的事,于是他写各种文章大骂国民党,甚至经常指名道姓,自诩中国第一大特务的戴笠就被他骂得狗血淋头。
就连蒋介石也被他在文章里讽刺了不少,所有人都知道鲁迅骂的是谁,蒋介石他们本人自然也知道。
1933年,已经掌握大权的蒋介石受不了一直被骂,于是派沈醉去暗杀鲁迅。
沈醉是戴笠的得力干将,号称“军统三剑客”之一,他对于鲁迅也早就痛恨已久,只是苦于上面没有下命令,因此得到命令后立马带着人马埋伏在鲁迅家附近。
然而越埋伏,沉醉就越觉得这项暗杀行动太难完成了,因为鲁迅的后台实在太硬了!
这话从何说起,根据沈醉在回忆录中说的,在他们埋伏的那几天,就看到了社会各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去拜访鲁迅,同盟会、光复会、革命进步人士、国民党中的大佬都是他的常客。
仔细想想鲁迅在这些团体中的地位,暗杀的后果他沈醉实在是承担不起。
1908年章太炎推荐鲁迅加入光复会,成为光复会早期成员之一,虽然光复会后来没了,但其中成员在各界还是有权有势的人物。
而且著名的绍兴帮中鲁迅也是重要人物,要是他被暗杀,绍兴帮肯定是不会轻饶凶手的。
此外,鲁迅本人在国民党政府机构中也是有挂职的,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在袁世凯时期是北京政府教育佥事。
再加上他在八大高校任职教授,在师生中享有声望,蔡元培、宋庆龄等都是他的好友,他的地方又是日租界,但凡他出事肯定会引起极大骚乱。
考虑到这些后果,沉醉是越看越不敢动手了。
而且看到鲁迅日常做的事情,不是在教书、传播革命思想,就是熬夜写文章,为救国那是殚精竭虑,这份心让沈醉也佩服不已。
蒋介石一直催着要见到结果,沈醉一直用各种理由搪塞,其中“鲁迅后台太硬”就被他原封不动地讲给了蒋介石。
后来戴笠找到他,要他放弃暗杀鲁迅的任务,可算是让他解脱了。可惜没过几年就传来了鲁迅病逝的消息。
在鲁迅的葬礼上,蒋介石还假惺惺地送上挽联,上面写着六个大字:鲁迅先生千古。
有人说蒋介石大度,即便是鲁迅怎么骂他都没有迫害,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沈醉回忆录中已经揭露真相。
沈醉一直拖延,蒋介石必定也明白事情原委,但他也没有办法,毕竟鲁迅骂他并没有指名道姓,而是指桑骂槐。
没有确切的证据就暗杀社会名人,引起的后果即便是国民党最高指挥官也不能承受,只能吃了这哑巴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精神一直一代代传递下去,并且在各个特定的时光中熠熠生辉。
参考信息:《沈醉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