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1889~1936年)为一代风云人物,抗日志士、民族英雄。有“铁血豪侠刺杀王”、“暗大大王”的称号;其主要成就创建斧头帮,策立谋划刺杀蒋介石、宋子文,大汉奸汪精卫等;但是一代民族英雄没有倒在日寇的屠刀下,却惨遭蒋介石新军阀的毒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在光怪陆离的民国乱世中,出了一个叱咤风云的神秘人物。他武艺精湛、轻功卓绝,神出鬼没、行踪诡秘,他来如风、去无影,春梦了无痕,似神龙见首不见尾,更无处可觅。他专门策划暗杀上层社会的达官要人及日军高官,经常奔走在上海、南京、武汉、福州、香港、南宁等地,哪里有贪官、汉奸、日寇,哪里就有除恶务尽的王亚樵。其刀枪与利斧杀向了中国大地上他所能光顾的汉奸恶人。

许都影视作品中广为人知的上海"斧头帮"真的存在,其帮主王亚樵虽被称为"暗杀大王",却也是铁骨铮铮的抗日志士和民族英雄,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曾任国民党军统头目的沈醉(戴笠手下)曾说: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这个上海帮会"斧头帮"的帮主先追随孙中山投身辛亥革命、铲除军阀徐国粱助力北伐,后庐山刺蒋北站刺宋、击杀日军白川大将、重伤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



王亚樵的主要根据地在上海,他白天做苦力,夜晚投宿在露天场所马路旁,天当被子、地当床,甚至睡稻草、吃残羹剩饭,穿的是破烂西装,他虽然贫困潦倒,心中追求的是一种革命的坚定信仰。

(一)王亚樵所创立的斧头帮,自任帮主

斧头帮成立于1921年,以王亚樵为首组织的一支腰别利斧的安徽劳工敢死队,又称“斧头党”。一部《功夫》,让广大观众都知道了斧头帮。而中国历史上,却是的确存在过这个曾经叱咤一时的斧头帮。

在中华民族悲壮的抗战史上,有过一个几乎让人遗忘的组织——铁血锄奸团。汉奸卖国贼听到这个名字,无不闻风丧胆,噤若寒蝉,而锄奸团团长就是号称民国第一杀手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王亚樵自成一派,常以斧头、手枪、炸弹等武器,专门对付其他帮会和欺压工人的富商,人称“斧头党”、“暗杀团”,一时名震上海。王亚樵由此声名鹊起,成为上海滩上的名人。他所控制的劳工总会会员众多,连黄金荣、杜月笙这些流氓大亨对他也畏惧几分。

据说在一次码头工人与资本家的对峙中,安徽人王亚樵支持同样以安徽人为多的码头工人。因为没有武器,王亚樵让上海的铁匠铺在一夜之间打出了一百多把斧子,当一百多个手持利斧的码头苦力冲进资本家的大院时,劳资纠纷应声而解。

经此一役,“斧头帮”的大名传遍上海滩。从此,上海的安徽会馆成了斧头帮的总坛。

王亚樵在成立了斧头帮之后,才真正开始了他“暗杀大王”的生涯。据说当时上海滩上几乎所有的黄包车夫都是斧头帮的外围成员,因此斧头帮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消息灵通。

他成名的第一枪就打在了掌管7000余名警察并兼任“攻浙前敌总司令”的松沪警察厅长徐国梁的身上。1923年11月10日下午,大世界对门的温泉浴室门口,刚刚泡完澡的徐国梁在出门上车之际被两名枪手击中要害,喋血上海最热闹的街头。

抗日战争时期王亚樵组建的“铁血锄奸团”更是在上海的日军和汉奸们非常害怕听到的名字。他们策划用装在开水瓶里的定时炸弹把出席“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的所谓“日本派遣军司令长官”陆军大将白川义则炸上了西天,让他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了侵华历史上——在中国被杀的军阶最高的日军军官。



此外这一炸还顺便收走了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和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中将各一条腿。由此王亚樵得到了一个“远东第一杀手”的名号,不过更多的日本鬼子干脆直接就叫他“支那魔鬼”。

正是斧头帮亦正亦邪的传奇故事以及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奋力诛杀日本鬼子和汉奸的英雄行为,使得它成为了现代港台黑帮片中最著名的帮派,甚至成了上海滩黑社会的代名词。

王亚樵的思想中拥护孙中山,却未必信奉“三民主义”。更多受到无政府主义和中国传统侠义思想影响的他,1919年就曾以国民党员的身份上书孙中山,要组织暗杀团体去“锄除民贼”段祺瑞。

虽然那时就被孙中山批驳说:解决革命,应以武装力量彻底推翻其组织,不在于杀死一个人。可是王亚樵在追随孙中山多年之后,依然不舍“暗杀”这种“革命方式”。

(二)王亚樵这刺杀大王竟然把目标锁定国民领袖蒋介石

1936年6月14日,庐山刺蒋这一事件系民族英雄王亚樵一手策划,是针对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的一次暗杀行动。此次刺杀计划由远东第一杀手王亚樵亲自发起,经过精心缜密的安排和巧妙布置。



整个计划几乎天衣无缝,然而百密一疏,如此精心安排的计划最终因负责行刺蒋介石的刺客一时疏忽,致使功败垂成。史称此次事件为“庐山刺蒋”。

王亚樵是一位充满热血豪情的爱国革命志士,他见蒋介石违背孙中山的政策,背叛革命,又消极抗日,对日妥协,早已义愤填膺。恰巧蒋介石与胡汉民之间的矛盾俞演俞烈,蒋介石竟下令软禁胡汉民,胡汉民的家属林焕廷找到称霸上海滩的远东第一杀手王亚樵,出20万大洋买蒋介石的人头。王亚樵因蒋介石实施不抵抗政策,与蒋介石交恶已久,此番林焕廷所托,正中王亚樵下怀,王亚樵当即应允,遂与其所率领的铁血锄奸团密议刺蒋计划。

王亚樵在南京、庐山、上海都分设行动小组,伺机刺杀蒋介石。六月,蒋介石将去庐山太乙村的消息被王亚樵探知。于是他令手下十余人化装成游客,潜往庐山。由于一路上关卡重重,枪械无法携带,他们便买了十只火腿,用刀将中间挖空,然后再把枪置于其中,再用针缝好,外面涂上一层盐泥,几乎是天衣无缝。

一路上都十分顺利,到了太乙村后,他们取出了枪,却将火腿随意扔进了树丛之中。不料,蒋介石的侍卫在山林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火腿。这只火腿一切都很好,可就是中间被挖空了,而且明显是有人用刀削空的。他们分析一定有人夹带武器上了山,因而他们一方面加强了警戒,一方面封山搜索。



正值蒋介石在太乙村甬道上散步,向竹林方向走来。担任刺杀任务的热血青年陈成正在附近。这是他杀蒋的一个极好机会,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待他意欲射击时,一个侍卫突然走过来,护卫着蒋介石往回走。



陈成恐怕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冲上前开了枪,结果两枪都未打中,在他正想掏出怀中炸弹时,却被蒋介石侍卫的乱枪击倒,当即毙命。侍卫们检查陈成尸体,除了手枪,并未发现什么。蒋介石被吓得魂飞魄散,他指示手下将尸体悄悄埋了,并且不许声张。事后,他密令戴笠从速破案,戴笠多方调查无果。此案直至几年后,王亚樵设计刺杀国际调查团一案发生后,才东窗事发。

(三)刺杀宋子文与汪精卫

1、北站刺宋

在整个庐山事件之后,王亚樵杀蒋之心更切,国民党内部亦多起而反对,蒋介石为缓和内外,伪称下野退居奉化,密令财政部长宋子文卡住孙科财政、逼孙科下台。于是西南政务委员会萧佛成、太子派马超俊等均至上海,商讨锄杀宋子文打破蒋介石阴谋,各方反蒋人士公举王亚樵承担。王亚樵决定待宋子文来上海在火车北站锄杀。



侦察宋子文行踪的急电告知:康叔(宋子文代号)将于7月23日上午7时抵沪不误。23日清晨,各部人员领到手枪24支,烟幕弹一个,分赴北站守候。宋子文下车,华克之急命开枪,但宋子文与其秘书唐腴胪均穿白色西装,同戴白色拿破仑礼帽,身高年龄相仿,误将其秘书唐腴胪击毙。华克之亦误认击中,即命张玉华掼了烟幕弹,全部人员乘烟幕安全离开车站,后人称之北站刺宋。

2、南京刺汪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如期召开,孙凤鸣将手枪藏于照相机内,进入中央党部大礼堂。开幕式后合影,汪精卫就坐前排,蒋介石见会场秩序混乱,借口身体不适推辞出席合影。孙凤鸣杀蒋不成,便将愤怒的枪口对准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的行政院长汪精卫,他高呼:“打倒卖国贼”,拔出手枪向汪精卫连连射击,汪精卫身中三枪,一枪击中左面颊,一枪击中左臂,一枪击中脊椎骨,其中打进脊椎的子弹始终无法取出,最后导致汪精卫于九年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院手术台上毒发身亡。



而孙凤鸣也被卫士开枪击伤肺部,奄奄一息,国民政府为了从孙凤鸣口中得到刺汪案幕后的政治背景,每小时给孙凤鸣注射十几针强心针,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孙凤鸣伤重去世时,竟然给孙凤鸣扎了近一百五十针强心针。

孙凤鸣虽然牺牲了,但他的战友华克之并没有忘记他,许多年之后的1962年,华克之因潘汉年冤案受牵连入狱,回想往事悲万分,挥泪写下《痛悼孙凤鸣贤伉俪》一诗。

(四)上海滩第一杀手王亚樵死因之谜

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斧头帮帮主王亚樵和蒋介石利益集团相悖,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国民党军统调查统计局局长戴笠奉蒋介石之命捕杀王亚樵,甚至追到香港没有成功,反而把王的亲信王立奎抓到南京看管。

为此王亚樵和心腹及众好友已从香港转到广西梧州市西南岸,一幢房子内居住。

为了定位王亚樵的准确地理位置,戴笠精心设计上演了一出大戏。



戴让特务们造谣说余婉君(余立奎之妻)和王亚樵有染,此时的余立奎(王亚樵亲信)正在气头上,特务陈示川便热心地劝说余婉君去探监,余立奎一见她就破考大骂:“不要脸”!还给了他一记耳光,把他也踢了出来,余婉君委屈大哭,陈一川立即向前相亲劝,另一位特务变装好人:“余先生对您有误会,他听人说你在外面与王亚樵关系暧昧,所以很生气”!一旁的警官也说:“你看,你要是说出了王亚樵的地址,抓住他,你丈夫就没事了,你不也证明了你们的清白”?

余婉君知道,特务们想套他的口供,便连连摇头说不知道王亚樵的地址,陈亦川陪她回家后又一再劝说:“蒋介石是爱惜人才的人,绝不会杀了他,抓到他开导开导他,日后还会重用他”。

头脑简单的于婉君半信半疑的问:“他们真的不会杀他?”

陈亦川装着十分认真的样子说:“这谁还骗你?我在军统的朋友认识不少,他们都这么说”。余婉君信以为真,便带陈亦川和十几个特务去了梧州。

后来通过李济深找到了王亚樵后,于婉君向王亚樵哭诉:“立奎被判了死刑,我们母子生活不下去了,望你容我们母子住在这里,也好有个依靠”,王亚樵立即答应,并马上派人给他租了房子。



1936年10月20日,李济深请王亚乔及其家人吃晚饭,余婉君告诉王亚樵说:“张妈(佣人)明天要去南京看立奎,叫王亚樵有事过来商量”!

而此时的余婉君已被戴笠所收买,在利益诱惑之下出卖了王亚樵,她到梧州后即同军统特务郑介民联系。

当晚王亚樵便去了余家,不料刚一进门,躲在门后的特务立即往王亚乔的脸上撒了一包石灰,想活捉王亚樵,这时的王亚樵却与特务们搏斗起来,终因寡不敌众,这时的特务们也心急慌乱,疯狂的开枪射击,王亚樵身中五枪、被刺三刀,当场毙命。之后特务们还用刀将他的脸皮剥去。

这个曾经威震上海的暗杀大王,就这样倒在军统特务的枪口下,在撤退途中为了灭口,又将余婉君杀死。王亚樵死后,由其老友郑抱真,其徒许志远,买棺收殓,安葬于梧州倪庄。



一代民族英雄王亚樵没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却倒在义结金兰的戴笠手下,他的侠肝义胆的弱点正好被戴所利用,造成死因的另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破坏蒋介石利益集团,与其路线相左相悖逆,这才是主要成因之一。

★-王亚樵的民族浩然正气永远长存、丰碑矗立不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