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是解放战争打得最火热的时候,共产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国民党也注定要失败,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大意。

随着渡江战役的号角吹响,几十万国民党兵力迅速退至上海,妄图凭借这里阻挡我军的前进脚步,可以说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当时蒋介石也着急了,一改往日幕后指挥的状态,竟然亲自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上海督战,表示绝不让解放军得到完整的上海。



无论蒋介石说的多么的深入人心,士兵们可能不知道实情,但蒋介石身边的人都清楚,这不过是他放出的烟雾弹,国民党已经顶不住了。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作为一个领导者,早已预感到此战必败,而当时他真正的目标是台湾,而在去台湾之前,他要将金银财宝运往台湾。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介石号召士兵作战,只不过是为了给他转移钱财做掩护,而带着儿子一同前来,也不过是为了演一出好戏。

在这样的背景下,驻守上海的士兵死守了六个月,就算守不住,他们也会在撤离之前将上海“毁掉”,这是蒋介石的命令。

而蒋介石身边人得到的消息则是,若上海守不住,就保存军队力量撤往舟山,可见蒋介石是个多么阴险的人,根本不顾那战士们的死活。

而在我们这边,解放军的口号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陈毅率领第三野战军成为解放上海的主力。

不管在什么时候,上海都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人口众多且工厂密集,发展也是极好的,我党当时并不想强攻,因为会伤害这个城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叮嘱要文打,不要武打,陈毅明白主席的良苦用心,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将国军引至远离老城区的地方作战。

在当时那个局势下,我们的目标已经不是消灭敌人,而是要保全上海这个城市,而且当地还有很多百姓,不能伤害他们。

后来第三野战军向上海外围发起进攻,打响了上海战役的第一枪,而敌人似乎不上当,我党反而在月浦遭遇了敌军的顽强抵抗。

后来在其他兵团的配合下,我军抓住时机发起猛攻,战士们前赴后继,最终月浦攻坚战取得胜利,只用了两个小时。

然而还没等战士们庆祝,我军在苏州河岸又遇到了难题,当时敌方顽强抵抗,我军虽有几十门大炮却不敢使用,毕竟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城市。

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况,聂凤智亲临前线,他想到既然硬攻困难,那就打心理战,一边打一边劝说敌军将领起义。

我方派出上海地下组织的王中民前往敌区策反,刘昌义对他的到来大吃一惊,尽管如此,但二人还是聊了很多。



随着不断聊天,刘昌义愿意起义,但他生性多疑,表示要看到陈毅的亲笔手令才肯起义,聂凤智知道时间来不及,于是模仿陈司令员盖了一个假章。

当刘昌义一见到这份“手令”后,当即兑现承诺,马上率部投诚,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顺利被解放。

后来聂凤智将这个事情的经过在汇报给陈毅的时候,他哈哈大笑:“真是胆大包天,连我的主都敢做,不过这事干得不错。”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除了发动战争外,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加快了上海解放的进程。

当我党在上海外围与国民党展开搏斗的时候,上海市区的国民党军大减,如此一来,便为解放军攻取市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上海大部分已经被解放军占领的曙光,仍有一个师在负隅顽抗,这个国民党师是川军,指挥官叫许照!

事情是这样,当时为确保上海战役的推进速度,陈毅指挥一部分人去攻打市区,还表示一定要把人民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总攻开始后,大部分解放军部队完成了任务,但固守在闸北电厂的国民党青年军 230师却在顽强抵抗,本着将伤害降到最低,我军也没有来硬的。

如果当时我们攻打这支队伍,势必会破坏电厂水厂,届时上海将受到严重的伤害,于是向上级汇报了工作,没多久陈毅亲自来到军部。

陈毅详细了解受阻情况,得知对面守敌是国民党青年军230师,师长逃走了,当时的指挥者是敌军副师长许照。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陈毅又问了一遍,在确定他没听错的时候,他似乎已经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于是下令去查陆军大学教授蒋子英的下落。

面对这个问题,当时很多人不明所以,后来陈毅表示蒋子英当过许照的教官,如果能找到蒋子英,就能让他出面劝许照投降。

蒋子英是位爱国主义者,1901年出生,毕业于厦门大学,在校期间勤工俭学,当过小先生,教作文和书法。

后来厦门大学发生了风潮事件,蒋子英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参与了,后来被校方开除,最终在欧元怀的带领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子英加入国民党,1927年初被任命了一些职位,但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清党”运动,蒋子英则非常反感。

在这样的情况下,蒋子英利用身份之便放走多名共产党员,再后来他看不到希望,直接辞职出国留学,1936年学成归国。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蒋子英在国民党陆军大学担任过教授,也正是在这里,蒋子英成为许照的教官。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子英定居上海,正是蒋子英有这段经历,所以才在当时提出寻找蒋子英的下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子英的下落很快被找到,中央先是给蒋子英打了电话,而接到电话的蒋子英很震惊,没想到共产党竟然如此了解他的事情。

蒋子英在得知中央打电话的目的后,当即表示同意去上海见许照,而对方在见到蒋子英后,果然很快放下武器。

随着国民党青年军230师向解放军投降,电厂和水厂也完好无损的交到了共产党的手中,不得不说陈毅是个人才。



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为了不打扰上海市民,当时并没有打扰任何人,而是走在了城市的街头上。

当第二天百姓起来后,打开门便发现了解放军,他们躺在马路两边湿漉漉的地上,这让百姓们深受感动,毕竟这些解放军都是年级不大的孩子。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的发展越来越好,但我们还是会想起当年的战争,而且还有7612名战士牺牲了。

为了祭奠这些战士,陈毅在上海战役打得最悲壮的地方建造烈士陵园,让烈士们安息于此的同时也看看上海的荣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