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年春节前夕,经部队党组织向中共河南省委请示批准,杨虎城与谢葆真在众人的祝福中举行了婚礼 。



婚礼现场,热闹非凡,亲朋好友纷纷前来道贺。有人好奇地问杨虎城:“您为何会爱上小谢呢?”

杨虎城目光坚定地回答:“我知道她思想进步,结了婚她可以直接帮助我。”

新婚当晚,杨虎城问谢葆真:“你需要我的什么?”

谢葆真坚定地回答:“我需要你的一颗心,天下的老百姓太苦了,你的心要永远向着穷苦的老百姓。”

当杨虎城再问:“蒋介石杀了那么多共产党,血流成河,你怕不怕?”

谢葆真淡淡一笑:“你不怕,我也不怕。”



婚后,谢葆真利用杨虎城夫人的身份,为党组织提供诸多便利。当时,军委的许多秘密会议都在他们家中召开,每次党内同志到来,杨虎城总是十分默契地借故避开,让谢葆真能够顺利地与同志们交流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谢葆真对杨虎城体贴入微,把家庭事务安排得有条不紊。让杨虎城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而在工作上,她更是杨虎城的得力助手,协助杨虎城处理各种事务,为他出谋划策。

1931 年,杨虎城兼任绥靖公署主任 。此时的谢葆真年仅 19 岁,却已在诸多事务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与见识。



她虽身处高位,却从不讲究修饰,常穿着一件素色丝绸旗袍,看起来雅致又干净,朴素大方,一点也没有官太太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1931 年,“九一八” 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北后又妄图侵占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此时的谢葆真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工作中,频繁召开妇女界座谈会,举办妇女训练班,亲自上街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积极组织开展募捐活动,为抗战筹集物资和资金 。

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赵一荻,以及新任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的夫人傅学文当时都在西安,谢葆真与她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谢葆真的影响下,几位夫人也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活动中,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都坚决主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反对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的错误政策。

他们多次向蒋介石进谏,却均未被采纳。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1936 年 12 月 12 日,两位将军毅然发动了 “西安事变”,对蒋介石进行兵谏。

西安事变发生后,谢葆真组织东北军、西北军将领家属,坚定地支持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成为张学良、杨虎城的坚强后盾。

除此之外,她还主持筹备成立了西安妇女救国后援会,组成宣传队、慰问团,奔赴前线,在将士中宣传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慰问被释放的女政治犯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侯,杨虎城却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蒋介石对他怀恨在心,在事变和平解决后,迅速免去了他的一切职务 。

1937 年 6 月,杨虎城被迫以 “欧美考察军事专员” 的身份,携夫人谢葆真出国考察。

“七七事变” 爆发后,杨虎城心急如焚,多次向蒋介石发电报,请求回国抗日,却遭到无情拒绝。但他救国心切,毅然决定秘密回国。

然而,他刚一抵达香港,就被蒋介石的特务骗到南昌,随即遭到囚禁。

谢葆真在 12 月 3 日带着儿子先期回到西安,数日后才得知杨虎城被囚禁的消息。这个坚强的女人,听闻丈夫被囚,心痛不已,泪水夺眶而出。经过痛苦的抉择,她毅然决然地带着儿子杨拯中,前往南昌,陪伴在丈夫身边。



傅学文夫妇苦口婆心地劝她:“现在蒋介石正在气头上,你还是明哲保身要紧,可千万不能做傻事!”

但谢葆真心意已决,她看着担忧的傅学文夫妇,坚定地说:“他如今在监狱中受苦,我怎么能独活呢?我要和他一起分担痛苦。”

起初,国民党特务将谢葆真和杨虎城分开监禁。他们对谢葆真严刑拷打,在身体上折磨她,还故意不向她透露任何关于杨虎城的消息,试图从精神上击垮她。

谢葆真在焦急与煎熬中苦苦挣扎,她对丈夫的安危忧心忡忡,同时还要忍受特务的殴打鞭刑,但她始终没有屈服。



1938 年下半年,谢葆真和杨虎城终于在湖南益阳的监狱相见。久别重逢,夫妻二人相拥而泣,从这时起,谢葆真陪着杨虎城度过了近十年的监狱生活。

在狱中,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居住的地方阴暗潮湿,狭小局促,难以伸展。食物粗糙难咽,营养严重不足,常常让他们饥肠辘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