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金牛宾馆川汇楼的会议厅人头攒动,来自各界别的政协委员纷纷箭步入场,奔向不同的“摊位”。
今天是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委员报到的一天,原本定于14时30分正式开始的“委员·局长面对面”现场咨询交流活动,因政协委员的高度参与热情,提前15分钟便已“开启”,现场氛围热火朝天。
从发展低空经济到打造智慧城市、从孵化数字文创精品到大力推动蓉品出海、从新兴消费场景营造再到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服务覆盖面……委员们的问题直击民生与经济的核心,对应市级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也都一一耐心答复,给出响应的解决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面对面交流活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等22个市级部门在金牛宾馆设点,接受了289人(次)市政协委员咨询,当场解答各类问题436个。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谢陶 摄
“相比去年的‘面对面’活动,今年不仅场地扩大了,每个部门分管各领域的负责人也都到场答疑解惑,给我们准备的资料也更齐全了,体验非常好。”政协委员邓凯表示。
活动现场,局长们普遍反映,“直接与委员面对面交流的效果非常好,我们也很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将工作重点和思路传递给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
通过面对面咨询交流,各职能部门在答疑解惑过程中,既强化了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宣传宣讲,通报了政府部门相关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也加深了对委员关注重点和社情民意信息的了解掌握,有利于推动成都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更好落地落实。
例如,“‘成都造’怎样实现出川出海” 这一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聚焦绿色建材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协委员马平率先抛出问题:“我们如何更好地借助‘一带一路’,让大型绿色建材顺利出海?”市口岸物流办党组书记、主任曾虎当即亮出“路线图”:为大型材料出海成立问题专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源头一站式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不少委员表示,“在很多领域知道成都出台了文件,但并不知道工作推进到什么程度,借着和部门‘一把手 ’面对面的机会,可以及时沟通获取信息,后期针对这个领域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就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通过面对面咨询交流,无论是针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聚集发展、促进在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等宏观问题,还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开展乡村农田水资源改造,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城市推进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委员们都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及实践路径。正如政协委员朱星伟所言:“局长们的回应没有空话套话,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政府与企业‘拼经济’的同频共振。”
此次活动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整个下午的互动中,既有直指痛点的犀利提问,也有务实坦诚的详尽回应。临近结束,委员们依旧热情不减、劲头很足,纷纷表示,“今后履职更有信心了,将把咨询活动中得到的答案传递给更多人,让市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支持市委、市政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