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在湖北有一种特别珍稀的植物,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它,甚至连它的名字也很陌生,一些植物专家也未必见过。
他是100多年前一位外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深山中发现的,一直到本世纪初的时候,才有专家又陆续寻到了它的踪迹,但是数量依旧非常稀少。
而一直守护着大山的护林员,在得知山上有这样稀有的一种植物之后,就再次跑遍了保护区里的每个汕头,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野生植株,让它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为何它在大山里如此稀有难寻呢,现在这种珍稀的植物情况怎么样了?
«——【·首次发现·】——»
1907年,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在湖北兴山发现了它的踪迹,并采集了一份标本,之后又将其命名为小勾儿茶,人们才第一次认识到了这种植物。
在上世纪初,国外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职业,“植物猎人”,他们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走遍了中国很多地方的山川,自然也在这里发现了很多还没有被认识的新物种。
因此在中国有很多特有的植物的发现者都不是中国人,而是这样一批“植物猎人”,其中发现小勾儿茶的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但是自从小勾儿茶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之后,它就神秘的消失了,人们有近100年的时间都没有在见到过它。
很多专家也曾在植物猎人首次发现它的地点附近进行过寻找,但是都没有什么收获,以至于人们都以为它已经灭绝了。
一直到了2001年,一位专家来到了湖北的后河保护区内进行野外考察,正在画测量线的时候,不小心被石头挡了一下,为此测量线向左偏移了1米,而小勾儿茶就这样被框在了样地之中。
之后被专家采集回去,经过鉴定比对之后确认它就是失踪已久的小勾儿茶,它这才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小勾儿茶属于鼠李科植物,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物种,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等地的阔叶林中,海拔大约在1000米上下。
一般情况下,它们的植株能够生长到6到12米高,多生于沟谷的中下部,这里的土壤比较肥沃,土层厚实,有利于它们扎根,并且空气湿润、排水好。
不过这样的环境在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因此小勾儿茶的分布也很有限,再加上它们自身的繁殖能力也很弱,因此小勾儿茶的野生植株数量更是不足百数,任何一株野生树都是需要特别保护的对象。
自从小勾儿茶再次出现之后,也有其他的专家在湖北有相似环境的山中寻找,希望能够有新的收获。
«—【·又找到1株·】—»
2002年,在湖北省竹溪县的十八里长峡保护区中,一位将近60岁的护林员帮助专家找到了1株新的小勾儿茶。
这位护林员的名字叫做胡值朝。
1988年,这里建立了这座保护区,很多村民的山地都被划入其中,而胡值朝第一个主动将自己的576亩杉树林全部转交出去。
之后他应聘成了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巡山就成了他接下来几十年里每天都要干的工作。
他对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巡山每天需要走六七十公里的山路,十分费鞋子,于是他每次买鞋都是按箱来买,一箱的解放鞋,一共有24双,可以穿4年。
2002年,一位专家来到了保护区里,胡值朝就担任起了向导的工作,并且帮助专家找到了保护区里的第一株小勾儿茶。
经过专家的介绍,胡值朝知道这是一种早已经被宣布灭绝的植物,为了能够找到更多的小勾儿茶,他跑遍了保护区里的每一个山头。
在胡值朝的努力之下,一共又在保护区里找到了43株野生小勾儿茶,这样的数量还是非常稀少,于是他就决定自己试着种植。
他在小勾儿茶结实期采集了很多的种子,并且找了一处人少的悬崖坎进行播种,第二年,一共有263株小勾儿茶破土而出。
之后又有专家来到保护区考察,看见胡值朝种下的小勾儿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除了小勾儿茶之外,胡值朝还带领同事们在山里建立了近百亩的珍稀植物繁育基地,里面种着很多的珍稀植物,比如红豆杉、珙桐等等。
«——【·人工繁育·】——»
在湖北神农架,一支专门的团队常年坚守在这里,为了突破小勾儿茶的人工繁育技术。
小勾儿茶这种植物很娇弱,对环境又挑剔,想要模拟环境栽培十分不易。
除了环境问题之外,它自身的种子萌发也很困难,在野外发现的野生植株附近几乎没有见到过新生的幼苗或者幼树,这就说明它们的自然更新能力很差。
在整个神农架保护区里,专家们只找到了5株小勾儿茶,野生种群非常有限,这也让人工繁育工作更加艰难。
小勾儿茶每年的四五月份才开始发芽,5月下旬到6月上旬就会开花,八九月果实才能成熟,成熟之后的果实会由红色慢慢变成黑色,很多地方也将其称为“老鼠屎”。
这果子虽然不怎么还看,但是却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很多方面都能作用,而还尚未成熟的果实是红色的,看起来就像是一串串红豆,也很有观赏价值。
专家们要等到这些果实黑透成熟之后再将其采摘下来,进行仔细地挑选。
小勾儿茶树上结的果实虽然很多,看起来是收获满满,但是这些种植绝大多数都是发育不全的,有种胚的非常少,能够进行培育的更是少之又少。
专家们将这些能用的种子播种之后,第二年萌发率也极低,失败了很多次,经过5年的经验总结,这些幼年才顺利过了第一关。
小勾儿茶的人工繁育虽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是它属于是比较高大的灌木,之后还要经过生长木质化和野外移植等多个过程。
等这些人工繁育出来的幼苗真正适应了野外的生活环境,它们才能逐渐恢复种群,摆脱濒危的命运,而这还需要专家们的不懈努力。
参考:
荆楚网《讲述|“最美护林员”胡值朝:“这里的每一棵树我都有感情”》,2022-1-20
荆楚网《[湖北珍稀植物谱]百年难觅仅存十株——小勾儿茶(图)》,2007-4-10
湖北日报《这里有一支拯救濒危物种的科研队伍》,2025-1-2
湖北日报《小勾儿茶 :“茶药树”的前世今生》,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