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人们对于龟壳类的生物普遍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它们的寿命很长,然而现在在世界上有很多龟类生物正在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比如体型非常巨大的陆龟,平塔岛象龟,1971年,最后一只被人们发现,它被取名为“孤独的乔治”,2012年死在了加拉帕格斯国家公园之中,至此,又一个龟鳖类生物灭绝了。



还有斑鳖,世界上仅剩下两只,但都是公的,最后一只雌性也在2023年死亡了,它们的自然繁殖几乎无望,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



除了它们之外,还有很多龟鳖生物也在面临着险境,在浙江的瓯江流域中也生活着一种龟鳖,它们在野外同样难寻踪迹,专家想要保护它们的时候,却苦苦寻不到保护的对象。

幸好,在2015年,一名渔民误捕到了一只,将它送到了保护区的管理处,专家们才有了第一只可以进行人工繁殖的野生个体。



这种比大熊猫还濒危的龟鳖究竟是什么生物呢?它为什么会濒危到如此地步,专家们找到了可以繁育的野生个体后,它们的情况怎么样了?

«【·浙江的“水上熊猫”·】»

很多浙江本地人对这种生物并不陌生,小时候时常能见到它们,有些人甚至还抓来吃过,它们的体型很大,成年个体的背甲能够长到1米。



它们是中国内陆体型最大的水生龟鳖动物,体重最大可以有100斤,外表看起来和人们常吃的食用甲鱼很像。

它们的名字叫做鼋( yuán),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浙、两广、云南、福建等地,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经常能够在江边看到它们的身影。



瓯江里面的鼋数量也有很多,它们时常在水中冒头,看起来不急不躁,很是“安逸”。

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距今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多年,的确是一种很长寿的生物,但是现在它们的生存情况并不乐观。



1989年,鼋被列为了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2018年已经是极危物种,在野外已经很难寻找到它们的踪迹了。

那么它们到底是如何濒危到这种地步的呢?

在上世纪70年代,一些人有时会捕获它们用来吃,或者把它们当成甲鱼在集市上售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它们的种群数量。



但是真正对它们种群造成极大威胁的是栖息地的破坏,各种采砂活动,桥梁、大坝的修建,都让瓯江流域的水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

鼋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水质是一方面,它们产卵和栖息捕食都依赖浅水的沙地,人类活动频繁,鼋的生存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冬季的时候,鼋是需要潜到水中的泥沙下面过冬的,冬眠时间从每年的10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

而因为修建大坝拦水,坝下河段水位就变得很低,没有适合它们冬眠的水潭,这对它们来说是很大的威胁。



除此之外,成年的鼋体型很大,它们又行动缓慢,攻击能力比较弱,时常会被人类或者其他天敌捕获,虽说它们坚硬的外壳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但是天敌想要捉住它们并不是难事。

它们有时也会躲藏,方法就是潜沙,产卵的时候会爬上岸边,但是笨重的身体会在柔软的沙子上留下很明显的痕迹,极容易被发现。



种种因素的作用之下,鼋的数量越来越少,曾经在江边常见的它们消失不见了。

«—【·渔民送来1只·】—»

2000年,瓯江鼋的濒危处境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青田县的一段瓯江流域被划为了保护区,希望能为它们提供一处栖身之地,这也是全国建立的唯一一处保护鼋的省级保护区。



根据当时的资料调查,全国的鼋数量也不足200只,瓯江流域大约只有80只左右。

受当时技术的限制,再加上鼋的数量本身就很少,人们进行人工繁殖的难度很大,于是就决定加强保护,让保护区里的鼋先生存下去。



虽然建立了保护区,但是河流都是相通的,水质污染、噪音污染等多方面的外界因素仍然会干扰到保护区中的鼋。

之后人们开始开展各项工作保护鼋这种濒危的生物,建立了一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



虽然建好了保护的基地,也找到了这方面的专家,技术也有了新的进展,但是人们在野外却怎么也找不到要保护的瓯江鼋。

2015年6月29日,一名青田县的渔民正好在瓯江下游捕到了一只瓯江鼋,更幸运的是,这还是一只雌性,随后他就将其送到了保护区。



但是人们并没有养殖鼋的经验,这次雌性瓯江鼋刚来没多久就患上了皮肤病,专辑们开始让它每天晒太阳,还专门咨询了养殖娃娃鱼方面的专家,该如何饲养两栖动物,经过了多番努力,它的情况才稳定下来。



大概过了一年,一只雄性的,年纪比较小的瓯江鼋也来到了保护区中,随后专家们便开始尝试人工繁育。



2022年,经过了7年的时间,专家才逐步摸索出了瓯江鼋的人工繁育技术,这一年,保护站里的一只雌性瓯江鼋诞下了3窝卵。

2024年8月2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生活在瓯江流域的一种稀有的生物“鼋”又添“新丁”,第100只瓯江鼋顺利出生。



而即便它们已经是一个有100只后代的“大家族”了,但依旧十分濒危,比大熊猫还要稀有,能有这样的成果,还是浙江省的专家努力了20多年,才保住了这一珍稀物种。



目前这些繁殖出来的瓯江鼋幼体情况都良好,但是数量还是很少,成年的只有十几只,专家计划对这些幼体进行野外驯化,逐渐将它们放归到野外,实现自然的繁衍生息,那时它们才是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



鼋是一种来自远古的“神兽”,它们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已经有近2亿年,是十分神奇的自然生物。

如今它们正在面临着灭绝的危机,人们也在积极地帮助它们脱离险境,让它们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参考:

中国新闻网《第100只破壳而出 濒危物种瓯江鼋迎来“重生”》,2024-8-26
浙江在线新闻《频遭外界侵扰 浙江“水上熊猫”鼋濒临着绝种》,2004-5-27
潮新闻客户端《潮声丨破百!“活化石”瓯江鼋在浙江青田形成种群规模》,2024-8-3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