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2月24日电 (余乃鎏、陈博)近日,2024“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自然资源主题赛(以下简称主题赛)获奖名单出炉,由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厦门资源规划局)报送的《一只鸟 一群人 一座城》参赛视频获得纪实类特等奖。

据悉,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主题赛启动以来,自然资源系统、各相关部门、单位、个人踊跃参赛,以视频为载体,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述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故事,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赛事共征集到有效参赛视频作品237部,经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程序,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作品3部(纪实类、剧情类、创意类各1部)、一等奖作品9部、二等奖作品30部、三等奖作品44部。


来到厦门繁衍生息的“美丽精灵”栗喉蜂虎。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视频作品《一只鸟 一群人 一座城》由厦门资源规划局精心策划打磨,耗时三个月左右拍摄制作而成,时长近8分钟,讲述了“一只鸟影响了一座城,一座城守护了一群鸟”的故事,生动呈现了厦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情景。

作品采用多线平行叙事的蒙太奇手法,以人为主线,从厦门栗喉蜂虎保护区一名工作人员视角,讲述厦门资源规划局一群工作人员尽心用心保护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栗喉蜂虎的真实场景。同时,作品从小角度切入,通过“鸟、人、城”和谐共生的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厦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久久为功,不断践行、丰富、拓展筼筜湖综合治理成功经验,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栗喉蜂虎在崖面孔洞安家。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一只鸟 一群人 一座城》主要拍摄地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故事起点则源于十多年前。”厦门资源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栗喉蜂虎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鸟类之一。10多年前,一群从东南亚远道而来的栗喉蜂虎“相中”了厦门市中心骑马山的一块岩壁,继而在此筑巢安家并在附近的五缘湾湿地觅食……2011年12月,厦门市首个设立在中心城区的市级自然保护区——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设立,此后该市通过实行“全封闭”+“外围保护”模式、落实“常态化巡护”+“定期进巢修整”制度、开展“协同联动”+“科考监测”行动等,实现栗喉蜂虎亲鸟繁殖数量稳步增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完善等显著成效,“从废弃杂乱的山头荒地,到生机盎然的飞鸟乐园,五缘湾栗喉蜂虎保护区历经十余年蜕变,交出了一份生态保护成果丰硕的生动画卷。”


栗喉蜂虎停歇在枯木上。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数据显示,五缘湾栗喉蜂虎保护区成立以来,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保护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仅骑马山保护区内栗喉蜂虎亲鸟繁殖数量保持在200只以上,五缘湾湿地公园觅食区在迁徙前可观察到3000只以上;其他珍稀鸟类如翠鸟、赤腹鹰等也纷纷在此栖息,据统计,保护区内已记录鸟类有11目35科135种,占厦门市鸟类种数超过50%,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9种。此外,保护区内有植物64科174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11种,被子植物55科163种,已成为厦门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一只衔着蝴蝶的栗喉蜂虎。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这些‘美丽的精灵’,不仅为厦门增添了一份灵动,也让这座城市更加声名远扬。”工作人员介绍,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设立以来,资源规划等各部门持续不懈的保护工作,让厦门已成为栗喉蜂虎在全球纬度最北之一的繁殖、栖息地,每年4月,它们从东南亚飞到厦门繁衍生息,直到10月才离开。而每到观鸟季节,来自国内外的爱鸟者们便会纷至沓来,“他们来到五缘湾畔,欣赏着碧波荡漾的湖面,聆听着鸟儿的欢歌,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讲好自然资源故事,传播好自然资源声音。”厦门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建设,是厦门创新城市中心“保护区”建设、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取得新成效,并构建鸟类迁徙通道“重要中转站”、推进生态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以及打通两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渠道、共创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的生动写照。全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将以此次《一只鸟 一群人 一座城》视频作品获奖为新起点,持续提升宣传能力、创新宣传方式,“当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者、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记录者、自然资源精神文化的倡导者、美丽中国建设的推动者,为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每寸土地的故事都成为全民守护的共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