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美军王牌狙击手“幽灵”呯的一枪,子弹射向对面志愿军阵地,只见一个战士身子一斜摔倒在战壕内,但20分钟后,“幽灵”突然发现露出头的战士,两声枪响过后,没想到,“幽灵”竟一头栽在地上,而战士却毫发无伤。

这名战士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张桃芳,世界十大狙击手之一。他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传奇,更是世界狙击史上的经典案例。

张桃芳,1931年出生于江苏兴化一个小农村。少年时的张桃芳正赶上抗日战争,看到日本鬼子在中华大地上横行肆虐,勾起了他的热血爱国情绪。

虽有一腔热血,但那时候的张桃芳太小了没办法亲自上阵杀敌,因此他加入了儿童团,主要任务就是村子周边观察放哨,以孩童的形象侦察敌情。

1951年20岁的张桃芳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一名正式军人,编入第24军72师214团3营8连做一名普通的通讯兵。

那时候朝鲜战争已经爆发,但张桃芳所在部队并没有第一时间奔赴战场,直到1953年9月才随部队正式参加了朝鲜战争。

入朝后团里要组织一支狙击部队专门应对美军的狙击手,张桃芳有幸被选中,想到自己能上阵杀敌,他心里抑制不住地激动。

然而事情可不像想的那么顺利,张桃芳差点被排出狙击队,原因在于团里面进行狙击测试,给了张桃芳三发子弹可他连续三次空靶,气的团领导把他调到炊事班帮厨,从那时起张桃芳暗暗发誓,他一定练出个样来成为最好的狙击手。



当时的朝鲜寒风刺骨,张桃芳几乎不断地趴在雪地中练习,亲身感受子风速对子弹弹道的影响,他一点一点积累终于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经验。

1953年1月11日,上甘岭战役结束不久,张桃芳所在部队奉命接替15军坚守597.9高地,这是英雄黄继光战斗过的地方,张桃芳备受鼓舞。

虽然当时的张桃芳已经是合格的狙击手,但实战中还要摸索经验,幸运的是他只用了不到两个星期就适应了狙击手的角色,不到一个月时间他用247发子弹击毙71名敌人。

美军对张桃芳十分畏惧,将上甘岭形容成“狙击兵岭”很快张桃芳成了全连第一狙击手。军长皮定均更是亲自将一支莫辛-纳甘步枪奖励给他。

不久之后张桃芳迎来真正的对手美军为了压制志愿军的狙击手,派出了他们的王牌狙击手“幽灵”。这名狙击手以其精准的射击和神出鬼没的战术闻名,曾多次成功狙杀对手。

这天,张桃芳所在的阵地遭到了“幽灵”的袭击。只见“幽灵”呯的一枪,子弹射向对面志愿军阵地,一个战士身子一斜摔倒在战壕内。

张桃芳立刻意识到,这是“幽灵”的杰作。他迅速隐蔽,仔细观察对方的动向。

见他刚刚换了狙击位置,一颗子弹打在身边的石头上,再晚一点打中的可能就是张桃芳的头,心中不由赞叹这个“幽灵”果然是个高手,这也激起了张桃芳的求胜欲。

接下来张桃芳不停地变换狙击位置,为的就是确定“幽灵”的藏身之地,几番测试后,透过岩石的缝隙,张桃芳看到一直带着瞄准镜的狙击步枪正对着自己的方向。



为了让“幽灵”放松警惕,当他再次开枪后,张桃芳有意栽倒在战壕里,果然“幽灵”上当,他以为自己干掉了张桃芳。

20分钟后,张桃芳发现“幽灵”再次露出头来。他冷静地瞄准,两声枪响过后,“幽灵”竟一头栽在地上,而张桃芳却毫发无伤。

这一战,张桃芳不仅成功击毙了美军王牌狙击手,还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的士气。

张桃芳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狙击战术独具匠心。他非常注重隐蔽和伪装。在战场上,他常常利用地形和植被进行伪装,使得敌人难以发现他的位置。

同时他善于观察和分析敌人的动向。每次射击前,他都会仔细观察敌人的活动规律,找出最佳的射击时机。

这还不是张桃芳最后的记录,在537高地他创下击杀214名联合国兵的狙杀记录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



几个月后张桃芳带着战功回国,战后美军打听这位神枪手时却没有任何信息,因为那时候的张桃芳早已成为共和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张桃芳就像古代的刺客一样: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参考信息:志愿军的狙击之王——张桃芳.新浪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