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评定军衔时,时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的皮定均拟授少将军衔。报到中央后,毛主席在皮定均名字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皮定均中将

毛主席为什么如此赞赏皮定均将军?主要是将军中原突围立奇功!创造了军事史上一个不朽的“神话”……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蒋介石集团就将目光盯上人民解放区。1945年底,蒋介石悄悄调集了20多个师,偷偷包围了中原解放区,不断制造摩擦、骚扰、进攻。至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集结在中原的军队已达30万人。鉴于国民党政府妄图围攻中原解放区的“狼子野心”,蒋介石企图消灭中原军区部队的“阴谋诡计”,毛主席电令中原军区:“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毛泽东年谱1983—1949》)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公开向中原解放区发动猛烈进攻,中原突围拉开了序幕。

按照中原军区制定突围方案,皮旅(第一纵队第一旅,皮定均任旅长)伪装主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说到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大家都知道党史上的湘江战役是何等的惨烈!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红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掩护中央红军突围的红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红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特别是红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从当时的国民党军近大半年的准备及重兵包围和围追堵截,中原突围的艰难,丝毫不亚于湘江突围。皮旅以一旅之兵力,区区7000多人拖住、迷惑国民党近30万大军,必定凶多吉少,困难可想而知。中原军区已做了最坏的打算,面临舍卒保车的艰难选择,准备以最小的牺牲代价,掩护大部队突围。

皮定均临危不乱,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穿越大别山——东进!”“东进”的方案一确定,皮旅立即行动,6月26日皮定均安排一个营坚守阵地十小时,打退了国民党军多次猛烈进攻。28日,皮旅主力部队成功穿越敌后。30日,粉碎了敌军的围追堵击,进入大别山腹地,将敌人远远地甩在身后,敌军竟莫名其妙,不知皮旅去向。在通往苏皖解放区的沿途中,皮旅浴血奋战,多次打退敌人的堵击。以咬紧牙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以每天180里的急行军,用了五天的时间,先后穿越六(安)合(肥)公路、淮南铁路、津浦铁路,横跨皖中平原,终于到达苏皖解放区,同淮南军区部队胜利会师。

中原突围,神机妙算的皮定均将军创造了一个军事上的奇迹。皮旅突围以来,横跨豫、鄂、皖三省,历时24天,行程750公里,大小战斗23次,歼敌1000多人,到达苏皖解放区时,皮旅兵员仍有5000多人,减员的2000余人,大部分还是为行军方便主动遣散的老弱病残。



徐向前元帅为皮定均将军题词

“皮有功”,当之无愧!“少晋中”,名至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皮定均多谋善断,英勇虎将

1955年,皮定均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后先后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等主要职务。不幸的是:1976年7月7日,一代虎将皮定均,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时遇难殉职,年仅62岁。



皮定均将军永垂不朽

附:官方给予皮定均将军的评价:

新华社:皮定均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挥员,忠于党、忠于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英勇作战,积极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皮定均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战斗的一生,是坚持继续革命的光荣的一生。
中国军网:皮定均是中国人民军队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战将,战功赫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传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