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五年(1855年),自广东天地会武装,陈开,李文茂,梁培友等部,经历一百二十天的围城,最终打下了黔,郁,浔三江中枢,当时的浔州府城桂平城,在此建立了大成国。

在大成国的历史里,有一位吕公国覃乞儿晚,以及他的侄子覃亚税的记载,也曾闪耀一时。

覃乞儿晚,覃亚税,在不同的地方史籍中,有不同的名字记载,并且他们的历史也显得很零散,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也是和他们在大成国中的地位有关系。


覃乞儿晚,又记为覃晚,亚儿晚,乞儿满;覃亚税,又记作覃乃保,覃亚帅,是叔侄关系,平南县大坡人。

在清道咸间,太平天国起事后,加上种种的社会矛盾,广西境内掀起一股反清热潮,各地这时期的文献记载,各地涌出相当多的“会匪”,“堂匪”,“土匪”,大大小小几百上千股,但由于太平天国扯制住了大量的官军力量,地方官府也就无力制止这些的反清武装的发展。

在咸丰四年(1854年),覃乞儿晚叔侄和刘成尧,龙济受,蒙五,谭德宽,黄进等人,在平南大坡聚众共立五祖堂拜天地会,由此开启了他们的反清之路,在清官府的档案里,他们被称之为大坡贼。

他们这个五祖堂可就有意思了,先不说他们拜的五祖是哪五祖,就说他们分成五伙人,每一伙拜一祖,一祖为一堂,一堂为一营,正好五营,其中奉覃乞儿晚为盟主,但这盟主都是个虚名,最后很多事情都是各堂营领各自的队伍各干各的,少有配合,这也是清末天地会组织失败的重要原因的表现。

覃乞儿晚叔侄自始至终,都是主要活动于平南,藤县,容县,北流间百十公里范围内。在咸丰六年(1856年),大成国平东王梁培友,攻打平南县城的时候,正好活动在平南城周边的覃乞儿晚遇上了,于是跟着配合打下平南城,因此,得到了梁培友的认可,所以,在同年底,大成国正式向覃乞儿晚下发缴书,封他为大成国吕国公,覃乞儿晚也接受这个条件,于是就形式上归附大成国。


但覃乞儿晚这个大成国吕国公和其他后来半路受封的大成国王侯一样,如威国公黄全义,隆国公黄鼎凤,定国公李文彩,荣国公范亚音等人,都仅仅是接受大成国的封号,封赏而已,真正来说都是听封,听宣,不听调,名义上大成国的王侯,却基本上不执行大成国的军令和政令,极少参与大成国的活动,更不会去汇合到大成国的军事体系中,都是只顾各自在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上活动,都是在自立的天地会堂会下活动,发展自己所属堂会的利益,和当地的团练组织来回攻防争抢。

咸丰七年(1857年)夏,覃乞儿晚和范亚音进行了一次配合,攻杀北流县城,在清理周边村堡的团练武装的战斗过程中,覃乞儿晚不幸中炮而亡,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他死后,他的势力由他的侄子覃亚税接手。

覃亚税成为首领后,基本就没和大成国有什么正式的接触,更不参与大成国的主要战事,遇上了就加入一起攻杀一下,更多的来来回回都是在几县交界的老地方和各驻村团练打打杀杀,也没有闹出很大的动静。


到咸丰末年,由于太平天国,大成国主力相继被消灭,大量的清官府正规军进入广西渐渐取代了地方团练武装清剿各地的“土匪”,在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摄于官军的声威,覃亚税“请官招抚”。

正好,在容县,北流闹得最凶的大成国名义上的王,荣国公范亚音被清军击败,落难到覃亚税这里,他“缚范逆以自赎,并求五品翎顶”,交“投名状”献给清官军。从此,成为清军一员武官,回头清剿地方。

真是叔一辈,侄一辈,时势各不同。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