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王主任和您的团队,是你们让我重获新生!”日前,普陀区中心医院整形外科诊室里,前来复诊的张老伯(化名)紧紧握住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王晓云的手,激动地表达着感激之情。一个多月前,张老伯因右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在医院接受了复合皮肤移植术。从皮肤移植手术开展到顺利出院,仅仅用了40天。
据悉,此次手术运用了国际前沿的异体皮复合自体皮移植技术,填补了区域技术空白,标志着普陀区中心医院在整形外科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彰显了医院在救治危急重症、疑难病例的优势。此外,该手术的修复技术和术后皮片存活率在整形外科创面修复领域也处于领先水平。
右小腿环形大面积焦痂,部分区域出现溶解、液化……去年年底,70多岁的张老伯因右小腿皮肤大面积坏死,辗转求诊到普陀区中心医院整形外科。除了严重的皮肤坏死,更棘手的是患者曾因肾癌切除左侧肾脏,存在肾功能异常、高钾血症,同时还伴有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诸多问题。“这就像在布满地雷的战场上排爆,不仅要争分夺秒,更不能有任何差错,”王晓云坦言,“皮肤大面积坏死带来的感染风险每小时都在增加,所以必须尽快切除坏死组织,同时封闭创面,这不仅可以阻断可能出现的全身脓毒血症、败血症风险,更有利于全身基础状态的改善。”
王晓云带领团队反复讨论研究,最终决定采用“三皮融合”的治疗方案。“对于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单纯依靠自体皮移植,术后供皮区和受皮区都会形成大面积的瘢痕,而目前短期内可以得到的异体皮又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还需要人工皮暂时性覆盖部分裸露的创面。”王晓云介绍,“三皮融合”是指“异体皮-自体皮-人工皮”三阶段的修复,只需要进行两次手术。一期手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后,运用国际前沿的异体皮复合自体皮移植技术覆盖主要创面,并对残余创面采用人工皮临时封闭,待人工皮基底血管化后实施二期自体皮移植。“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缩短康复周期,帮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无论是哪一种‘皮肤’我们都做到了精打细算。坚持用有限的‘材料’实现最好的效果。”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敬德揭秘手术细节。通过将自体皮按照所需的延展方向手工打孔,使覆盖效率大大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供皮区的损伤面积;采用一步法在异体皮上直接覆盖自体皮移植等,患者一期愈合率90%以上,达到了国内创伤修复的先进水平。
“医疗技术的突破永无止境,但医者仁心始终是医学的根本。”王晓云表示,未来整形外科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丰富诊疗手段和服务内涵,让更多复杂病例获得精准治疗,为更多百姓带去福音。
专家介绍:
王晓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医疗美容科和整形外科主任。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科学博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整形外科学博士后。
出诊信息:
专家门诊:周一、二、五上午
普通门诊:周二、四全天
就诊地点:普陀区中心医院9号楼2楼A区
咨询电话:22233290
原标题:“三皮融合”创新突破!普陀区中心医院成功救治复杂创伤患者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