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释人的行为和一般性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心理学往往能看到本质,一般人可能不容易看到本质,我们看待人行为的本质一般靠两种思维:

一种是哲学思维。哲学思维具有追问的特征,他不会停留在表面,他会反复地问,直到问得不能再问,他在问的过程中寻求答案。

一种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和哲学思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哲学思维是在逻辑方面找原因,而科学思维是在证据层面找原因。

孝顺女儿活在恐惧中

心理学恰恰具有哲学的特征,也具有科学的特征。所以,用心理学来分析人的行为,往往比较精准、比较可靠。讲一个案例来说明我前面所说的道理。

有一个女的,她非常喜欢自己的母亲,她的父亲已经离世,她也是独生女,她特别孝敬自己的母亲,每天下班以后先回妈妈家,帮妈妈烧好晚饭,再把第二天的早餐也准备好,把它封上放在冰箱里。给妈妈洗衣服、给妈妈做饭、给妈妈买药、带妈妈去看病、带妈妈去旅行,人人都说她是个非常孝敬妈妈的好女儿。

她老公都羡慕她,老公说:“哎呀,我要是你,我可做不到。”但是,她对妈妈的孝敬因为一个小小的原因而改变了。妈妈在一年前身上出现了很多的湿疹,手上的胳膊上的湿疹,妈妈患病以后,做女儿的就不到妈妈家里去了。

因为她到妈妈家去以后,就非常恐惧、非常焦虑,她到妈妈家以后,回到自己家要洗好几个小时的澡,洗完以后,还要让老公用酒精把她的身体喷一遍进行消毒。就这还不行,她还要把自己的床被用酒精喷一遍,这是很危险的,很浓的酒精喷到床上很容易着火,万一有个火星那就麻烦了,家里会起火,酒精燃烧起来比汽油还可怕。

她每天都活在一种纠结中:不去看妈妈,觉得自己不孝有自罪感,要去看母亲,又害怕母亲身上的皮肤病传染给自己。丈夫给她翻阅了很多资料,甚至把这些资料复印出来给她看:“你妈的湿疹是不会传播的,不会给你传染的。” 她不信,她相信妈妈的湿疹会传染给她。

她不仅自己这样超乎寻常地恐惧湿疹,还担心儿子被他外婆传染。每天晚上都要求儿子洗澡,她亲自给儿子洗澡,9岁的儿子一洗就洗两三个小时。她老公说她不听,儿子又没有见外婆,怎么可能会把外婆的湿疹给弄到自己身上来。

但是,她就是这样想的:“我前几天见我妈了,妈妈的湿疹上面那看不见的那小玩意飞起来,飞到我身上了,我还没有感染,我可能抵抗力很强,但是儿子可能会得湿疹,如果儿子有湿疹了,儿子要受罪,儿子还会传染给我。”



她整天活在这种恐惧中,活在这种纠结中——不去看妈妈有自罪感,去看妈妈又恐惧。这位女士的老公就向我请教,他老婆这种情况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

回答是,肯定是精神类疾病,如果准确诊断的话这个女的患上了什么?强迫症!她这个强迫症伴有广泛型焦虑症,是伴广泛型焦虑症的强迫症。

大家记住:强迫症不会单独发作,强迫症要么伴随抑郁,要么伴随焦虑,要么抑郁焦虑同时伴随,它绝不会单独发病。一般来说,强迫症伴随焦虑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如果强迫症伴随焦虑,那么焦虑和强迫症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什么?恶性的循环链,相互强化,越焦虑越强迫,越强迫越焦虑,这样就进入了一个病态的循环链中。

那么,这个女的她妈妈患了湿疹,她对湿疹产生了极度的恐惧,是因为她对湿疹做了各种各样的恐怖想象,她把湿疹想得很可怕,如果你根本不把湿疹当一回事,你妈得湿疹也好,你得湿疹也好,你老公得湿疹也好,你都无所谓。你太看重这个湿疹,因为看中才产生了惧怕,你不看重一个东西,你根本不惧怕它,你不看重死亡,你就不惧怕死亡。

由于对湿疹的过度恐惧,然后产生了这种过度的非理性的防御方式,她不断地洁净自己,还洁净自己的儿子,而且不断地用酒精消毒,这喷喷那喷喷,她想用喷酒精来降低自己的焦虑,因为她认为酒精可以把一些导致湿疹或者皮炎的一些病毒病菌杀死。

要用缩小镜看问题


其实,她对湿疹皮炎这些皮肤病完全不了解,这只是自己的想象,这是一种伴焦虑的强迫症,这是需要治疗的,咨询没有结果。如果把这种人交给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就是一顿胡给你分析,他一定会跟性挂钩或者跟早年的伤害挂钩,这都是一派胡言。

你让这个女的做SPECT或者做PET,你会清晰的发现要么她的扣带回有问题,要么她的基底节有问题,100%,不存在90%,这么明显的症状不可能不存在脑部的功能损害。

这就是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学的解释往往具有科学实证的基础,或者高于常人思维的那种思维,就是哲学性思维,如果一个人不能从科学层面把一个问题讲清楚,或者从哲学层面把一个问题讲清楚,那这个人对于别人行为问题的解释往往是不靠谱的。

心理学就是这样的,心理学不是讲道理,心理学更多的是讲原理,讲思维,凡是讲道理的心理咨询师都是比较低级的。



扣带回出了问题,人的注意力就会无法转移,就卡在一个消极事件上,由于极度缺乏安全感,再加上注意力不能转移,他就把这种不好的事情无限制地放大,放大以后又产生了恐惧。

比如说,那个人身上那个寄生虫虱子,你用肉眼看是不可怕的,但是你拿一个30倍的放大镜去看一下,看了后你就恐惧了,你觉得那东西特别可怕,因为你把它放大了,你把它越放大越放清楚你就越恐惧,你就越焦虑。

所以,焦虑的人往往是用显微镜和放大镜看世界,健康的人用缩小镜看世界,把大问题看成小问题,把小问题看成没问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

喜欢本文请点赞分享一下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