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旨在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

肇庆目前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共有3557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树达24株,这些古树木在群众和政府部门的精心保护下,正健康生长,安度晚年。



端州区睦岗街道兰龙社区,其中两棵百年古树就在居民家门口,屋主引以为傲。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

“这些古树大部分分布在村子(社区)周边及村内,其中不少处在村民的家前屋后,让村民引以为傲。历朝历代,那些房子建了拆、拆了建,但这些树木依然在原地笑傲苍穹,体现了肇庆百姓爱树护树的高尚品质。”肇庆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相关负责人麦旭昌如是说。

走进端州区睦岗街道兰龙社区,只见绿水青山,空气清新。这里古树遍布,在该社区镇南居民小组,一道长约200米的小斜坡上,过百年的古树就有好几棵,树高参天。

记者见到,其中一棵树龄为240年的龙眼树,主干粗如水桶,郁郁葱葱,傲立在居民陆瑞容家旁边。“前几年交给政府保护了。”今年77岁的陆瑞容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棵龙眼树为他们先辈所植,历年来,家人对它宠爱有加,不让人随便攀爬折枝破坏,如今每年都有龙眼,有时更挂满枝头。

同一辖区的黄伯更有“树福”,其屋前、屋后、屋右均有百年以上的古树,距离最近的仅十余米。“这可是我们的风水树。”黄伯自豪地说,这些古树能保存至今,和家人及邻里爱树护树息息相关,“早年村里开挖排水渠,为了避开一棵古树的其中一条根,村民宁愿将水渠绕了一个大弯,也不去伤害它。”

在鼎湖区蕉园社区有一个古树公园,其中一棵500多岁的五月茶,和一幢居民楼仅一墙之隔。数百年来,旁边的房屋拆建无数次,但那棵五月茶依旧岿然不动。“村民当古树为宝贝,并代代相护。”蕉园社区工作人员感叹。

在端州区睦岗街道一邬姓家门前,有一棵树型漂亮的老龙眼树,十几年前还没有列入政府保护时,有人开价万元欲挖走做景观树,被当地居民果断拒绝。老一辈这种强烈的环保意识,深刻地教育了村里的年轻一代。这样的例子,在我市无处不在。

近年来,我市林业部门及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职责和主管部门,对古树名木级别认定、挂牌标识、养护责任、抢救复壮、巡护检查等做出规定,加强监管,为我市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对全市每一棵古树名木,林业部门都建立图文档案信息,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同时,落实“一树一养”管护责任,确定古树名木日常养护责任主体,全面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及时了解掌握每棵古树名木的管护情况。

我市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契机,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展示了古树名木之美,提高了我市古树名木的公众认知度,形成人人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氛围。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永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