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逛博物馆”的含金量持续上升,已经成为必打卡的旅游项目之一。作为“博物馆之城”,南京又有新惊喜。2月21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科举博物馆及周边配套项目二期进入热火朝天的建设阶段。作为南京城市更新第四批试点项目,科博二期将通过活化利用南京市中医院老院区,进行现代化的设计和功能的提升,重塑地下空间,连通地铁换乘点与夫子庙核心景区。地面通过保护修缮文物遗存、打通科举轴线、更新改造既有建筑、拓展展陈空间等,打造文化旅游服务综合载体,激发夫子庙景区新活力。
国内最大单体托换,原位利用地下空间
科举博物馆及周边配套项目二期位于夫子庙景区内,与一期一脉相承,更新及新建总面积约9.4万平方米。
在项目现场,数根混凝土圆柱稳稳当当地支撑着两栋建筑,地下是开挖的基坑。“这里原先为市中医院的肛肠科楼和外科楼,由于建筑空间完整、结构稳定,功能可变性大,改造后能重新利用,”上海建工二建集团项目负责人说,“我们进行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原位托换施工,将整个建筑托起来,再开挖地下空间,加以利用,补充景区的配套设施和文化展示场所。”
保留建筑托换桩施工环境复杂,大部分桩需在地下室内进行施工,净高只有2.2米,传统一柱一桩施工工艺无法进行施工。项目部创新提出“桩柱一体”的概念,在桩基施工时,钻孔灌注桩施工至既有地下室底板标高,后期土方开挖时,利用桩体代替常规格构柱作为竖向支撑结构,水平梁板结构通过环梁节点进行传力,具有较高的使用性和安全性。
夫子庙文旅集团负责人介绍,景区内相关文化旅游、停车中转等服务配套设施缺位已久,本次二期工程配套部分地下空间,将作为科举博物馆配套停车使用。建成后,将连通一期地下空间,提升整体配套功能,提高市民游玩体验。
“逆作法”精细施工,保护历史文化遗迹
2020年至2022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项目上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考古期间共计发掘出81处磉墩,磉墩区域面积约1800平方米,根据相关历史文献研究,高度疑似与宋代建康府贡院相关。
“由于场地内还有南宋贡院磉墩遗址、明远楼和飞虹桥等文物保护单位,工程采用‘逆作法’自上而下施工,避免地下空间建设对历史遗迹的影响。在建设同时,我们还将对这几处遗址进行保护修缮,保证文物本体的安全及永续存在,展示从南宋建康府贡院到明清江南贡院历史演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技术负责人说。
针对项目深基坑逆作法工况,施工单位在基坑四周和主要受力结构内部设置自动化监测点,实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电脑统计、整理和预警,出具监测报告,保证结构及文物周边环境安全。
一、二期联动,打通江南贡院文化轴线
科举博物馆及其周边配套设施在前期统一规划设计中,一期主要是科举博物馆建设及明远楼修缮,展示科举文化和修缮后的明远楼;二期打通江南贡院文化轴线:牌楼—科举博物馆—明远楼—至公堂—飞虹桥,同时研究考棚建造工艺,恢复部分考棚,展示江南贡院的轴线与考试场景。
项目东北角毗邻南京地铁三、五号线交通枢纽站点,西南角连接一期地下空间,直通夫子庙核心景区。公共通道的建设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捷、安全、舒适的地下联络,也使周边地铁转换点与磉墩遗址不再只是孤立的地下洞室,而是互联互通、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进一步激活夫子庙整体地下空间与遗址区域。
未来,科博二期将与夫子庙核心区域景点形成贯通,融入文化旅游配套,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要求,沿街商铺将引入品牌主力店、集合店、文化主题商店等业态,丰富市民休闲娱乐去处,满足特色消费的多元需求,加强地块整体活力。
通讯员 宁建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丹丹
(图片来源:南京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