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好的中药材被装车发运,随后销往全国各地。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冯毅松摄
清晨的阳光洒在平顺县青羊镇老马岭村的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老马岭村党参种植大户白振国手里捧着一把党参,对身旁的电商直播指导员刘军平说道:“以前咱们只能等着客商上门收购,价格还得看人家脸色。现在可不一样了,借助电商平台,我们的党参不仅能卖到全国各地,价格也上去了。”
刘军平点点头,掏出手机,熟练地打开直播平台,调整好镜头,对着屏幕说道:“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咱们来到平顺县老马岭村,带大家看看这里的道地党参。你们看,这党参根须饱满、色泽金黄,绝对是上等货!”随着他的介绍,直播间里的观众纷纷留言询问价格和购买方式。短短几分钟,订单量就破了百。
这一幕正是平顺县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做大中药材产业、助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深山出好药。平顺县地处晋东南山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孕育出了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然而,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销售渠道单一,许多种植户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药材,却卖不上好价钱。
为此,平顺县政府近年来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通过建设乡村e镇中药材直播基地,培育本土电商达人,开展电商培训课程,平顺县不仅帮助种植户打开了销路,还让中药材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平顺县的中药材药性强、品质高。”刘军平一边调试直播设备,一边对记者说道,“现在老百姓都知道行情,也知道市场的需求,不会再盲目地种,走出了‘多产不多收、少产不少收’的怪圈。我们也能及时帮他们把优质的产品卖出去,实现优质优价。”
“现在呀,我们的党参有三分之一都是在互联网平台售卖的。”白振国笑着告诉记者,自从学会了电商销售,自家的党参再也不愁卖了。去年,他光是靠直播卖党参,就赚了十几万元。
平顺县商务中心主任何晓彦介绍,目前全县已经培育了600多家小微电商和800多名本土电商达人。2024年,平顺县的电商产业销售额达到了6.22亿元,其中43款中药材产品在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的销售额突破了3000万元。“互联网不仅让平顺的中药材走出了大山,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何晓彦说道。
为了打通中药材种植户的电商渠道,平顺县还加大了农村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物流效率。平顺县政府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针对性的电商培训课程,并对参加电商培训课程的种植户给予一定的学费补贴。同时,鼓励电商直播指导员上门服务。目前,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已经成为全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25年该县中药材分布和种植面积有望突破86万亩,产值突破14.36亿元,增速达到12%以上。
“未来,我们将聚焦强链延链,大力开发系列食品、饮料、保健品、日化品等新品种,大力推进潞党参等中药材与农文旅电商融合发展,把平顺建成北方重要中药材集散基地。”谈起未来,平顺县上党中药材专业镇发展中心副主任申锋岗信心满满。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贾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