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2月15日,随着2025年亳州药市开市大典的锣声敲响,被誉为“中华药都”的安徽亳州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产业的蓬勃活力。作为“药都新城”,近年来,亳州高新区立足中药材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成为亳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前沿阵地。

现代化专业市场散发“千年药香”

亳州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始于其“全球最大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的底气。今年亳州药市开市仪式继续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设置主会场,在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设置分会场,这两大中药材市场均位于亳州高新区内。

作为全国首批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以品种齐全、贸易量大而闻名。据统计,该市场入驻药企2000多家,摊位总量超8000个,日上市中药材2800余种,日客流量6万人,年交易额占全国专业市场的50%以上,2024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

大屏实时显示中药材价格和供求信息,扫码可查商户经营信息,智慧导览观市场全貌……利用信息化手段,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已发展成集医、养、文、旅融合发展的“专业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智慧药市。


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

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则以“中药材+互联网+仓储物流+质检追溯+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业模式,打造“平台+实体”智慧药市。在今年药市开市大典上,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实体药市“神农洲中药材交易园区”品牌发布。该交易园区涵盖全国产区名优中药材产品展销商业街和中药材全品类现货交易区。商业街不仅汇集华东、东北、华南、西北等产区地产药材、农特产品及药食同源衍生品,还以“直播+展销”形式,打造亳州道地药材交易街区新名片。交易区涵盖养生花茶贵细区、大车大货区、草药专营区、单品特色区、冷背专营区,为药商药企提供全天候中药材交易市场。

中医药产业发展集聚成势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亳州高新区已形成中药材加工、中药生产销售、药品药材流通、中医药科研等链条完备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园区集聚了雷允上药业、修正药业、华润医药、北陆药业、天祥药业、九方制药、宝龙药业、金骉药业等一大批优质医药制造企业。

聚焦药食同源大健康、中药保健品、药用机械等领域,亳州高新区招引产业关联度高、拉动性强,具有延链补链强链作用的优质企业和新质项目,形成“一点突破,多点对接”“引来一个,带动一串”的倍增效应,构建起核心层企业、配套层企业、关联层企业紧密衔接的中药产业生态链。

近年来,亳州高新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大力开展园区合作共建,着力招引沪苏浙地区优质项目以及行业百强、上市企业,推动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促进中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先后与上海月浦工业园区、浙江金华经开区、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等11家园区签署《园区共建合作协议书》,共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54.7亿元。

科技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

在传承千年药都底蕴的同时,亳州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支点,走“科技+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撬动产业升级,让更多传统中药企业焕发“新机”。


安徽雷允上药业生产制药车间

企业层面,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润芙蓉药业通过智能化大屏实时查看原产地状况严控药材质量,雷允上药业获批2024年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市场端,“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E药谷”等平台构建起全国价格风向标,珍宝岛等平台拉动线上交易,推动传统贸易向数字化跃迁。

亳州高新区还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辖区企业对接科研院所,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统筹推进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进程;通过政府搭台实现银企合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

“如今,中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亳州高新区最具辨识度的金字招牌,焕发出愈来愈强大的生命力。”亳州高新区党工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中医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全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提供强力支撑。”(随睿)

编辑:穆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