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四季豆一夜之间不让吃了?
近日,四川泸州发布消息,
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要求2月23日起,村里集体聚餐不能使用四季豆等食材。
来源/泸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四季豆一夜之间“被拉黑”,网友炸了锅。
对于这一规定,有网友质疑“吃了一辈子的四季豆,酒席为何不能用了”?
也有网友支持,并现身说法“曾经中毒又拉又吐”,表示可以“规避风险”。
为此,官网回应,根据《管理规范》,其适用于泸州市行政区域内,
单次聚餐100人以上(含100人)的农村集体聚餐监督管理工作,
包括泸州市行政区域以外的乡厨在泸州市内承办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
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管理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有着坚实的法律基础。
记者了解到,在泸州出台此次《管理规范》前,2020年8月出台并沿用至今的《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
“四季豆”也被称为菜豆、芸豆、扁豆、四月豆。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陈红宇介绍,
四季豆虽营养丰富,但炒不熟的四季豆含皂苷毒素,
中毒者轻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则可能导致脏器功能障碍。
泸州市餐饮协会会长王晓林表示,
“在一些大型聚会或者宴会的时候,
我们也不提倡使用四季豆等豆类食品原材料。”
王晓林解释,有的餐厅为追求烹饪后的四季豆颜色青翠好看,吃起来脆口,有可能在烹饪过程中用时短没做熟。
这样也易导致四季豆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农村办酒席,人多锅大,火候不好掌握,时间又赶,四季豆很容易“藏毒”。
除了四季豆,泸州还“点名”了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等食材,
并对“散酒”等产品使用作出了相应规定。
泸州出台这个文件,说到底也是为了防范食品安全事故。
那为什么网友并不买账,甚至抵触呢?
很多网友不是反对不让吃四季豆,而是觉得“不得使用”太过生硬。
毕竟,如何办酒席、选食材本是村民自己的事儿,动辄来个禁令,反倒让人觉得“多管闲事”,引发不少逆反心理。
但是,每一个看似反常的规定,背后都有过沉痛的教训。
据公开报道,2022年9月,四川疾控曾发布近年来四川省引起食物中毒排名前三的食材,排名第一的就是豆类。
四季豆不是不让吃,而是集体聚餐要慎重。
据介绍,四季豆中毒事件易发生在一些集体食堂及餐饮单位,
主要原因是集体食堂菜肴一般是用大锅制作,受热不均。
以往每年都有人因此进医院。
家庭小炒四季豆不常遇到的情况,
但在集体聚餐中却是引发群体中毒的隐患,
便成为了一个影响广泛的公共事件。
其实,地方部门完全可以换个“温柔”的方式。
与其直接“一刀切”,不如多给村民支支招。
比如,加强对农村大席的掌勺厨师培训及管理,
增加高危食材的知识科普,以及中毒后的急救教学等。
让政策不仅有理有据,还要合情合理,才能真正实现初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崔可腾 综合央视三农、澎湃新闻、四川疾控、泸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纵览新闻、新浪微博、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