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亚冬会比赛现场。本报记者 蒋国红摄


设备更新助力企业发展。本报记者 韩丽平摄

□本报记者 韩丽平 马智博

一年来,哈尔滨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振奋精神,聚力攻坚,真抓实干,振兴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年来,哈尔滨集中力量抓好三件大事。

一是落实重大政策增强发展动能。抢抓国家“两重”“两新”“三大工程”政策机遇,获得中央预算内、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15.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30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消费品以旧换新、惠民消费券拉动消费179亿元,通过隐性债务置换、政策性银行降息每年节约债务利息支出7亿元。落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通过国家验收,5家企业进入国产大飞机配套体系,航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深化重点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围绕405项任务抓落实。出台市国资委出资企业主业管理办法,修订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出资企业实现利润21.8亿元、增长61.1%。坚持土地生产要素属性,扩大产业用地规模,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全年供地295宗、1916.9公顷,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06宗、459.2公顷、供地面积增长144.9%。制定处置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若干措施、妥善解决未批先建产业项目补办建设审批手续若干规定,处置闲置土地项目197个、552万平方米,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保障。

三是成功筹办举办第九届亚冬会。从成功申办到开幕仅用580天,34个国家(地区)120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筹办时间之短、参赛规模之大、不新建场馆均创造亚冬会历史。哈尔滨落实“简约、安全、精彩”和“干净、风格、纪律”办赛要求,唱响“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主题,开闭幕式、火炬传递合理控制时长和规模,以匠心精神呈现精彩瞬间,高标准做好抵离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卫生、安全保卫、志愿者服务等工作,扎实筑牢场馆运行、环保、食品等安全防线,切实做到用心不铺张、简约不简单、节俭又精彩,为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将赛事保障与城市发展、群众期盼紧密结合,推动道路修缮、管网改造、松花江岸线整治等工作,社会各单位积极为亚冬会筹办作贡献,凝聚起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