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16日,在柬埔寨暹粒市区东北郊,亚洲传统纺织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由湄公河和恒河成员国(Mekong Ganga Member Countries)赞助,所以全称为“MGC亚洲传统纺织博物馆”——


2025年1月31日上午,参观完西哈努克吴哥博物馆,我来到旁边的亚洲传统纺织博物馆。这里位于十字路口东南角,紧邻吴哥窟景区游客中心,外观是红瓦白墙的斜坡顶建筑,内部是环绕一圈儿的四座展厅。门票3美元,工作人员带领参观,免费为我进行讲解。


在展厅的入口处,悬挂着一幅地图,描绘了六个湄公河和恒河成员国,分别是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印度。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恒河是南亚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两条河流经过的国家历史悠久,成为亚洲传统纺织技艺的发展和传播的源泉。


顺着长廊,走进展厅,迎面是六个国家的代表性服装,以及各国使用的不同纺织布料。在这些服装之中,我看见一件红色的旗袍,上面还装饰着一枝梅花。这是中国的服装吧?讲解员告诉我:它是越南的奥黛(Ao Dai)。

在展厅的中央,单独展示了一件印度的头巾,用来遮盖女子的头部和胸部,被称为“杜帕塔(Dupata)”。这件头巾制作于七十年前,在方形区域内,使用金线编织。



在第二个展厅内,介绍六个国家进行纺织的原料和技术,如何用蚕茧编织丝绸?如何用植物提炼纤维?如何用蜂蜡印刷图案?如何刺绣和拼接布料?展板繁多,信息丰富,令人眼花缭乱。

这里陈列着好几种纺织机,六个国家的纺织机都很相似,包括落地织机、立式织机、背带织机、张力织机等。在一件装饰精美的大型纺织机上,可以看到滑轮、曲梁、夹钳、马(拍打杆)等重要的构件。



在第三和第四展厅中,分别介绍六个国家不同的服装,从女装到男装,从传统到现代,从贵族到平民。整齐摆放的模特,穿着华丽的衣服,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商场的服装店之中。

这里陈列着柬埔寨传统的男性服装(Kut Shirt)和女性服装(Sbai),做工精细,丝滑舒适。过去,在柬埔寨人的生活中,服装成为等级的标志,婚礼或者重要仪式场合才会穿着如此华丽。

我对服装的兴趣不大,走马观花一般,二十分钟看完。即将结束的时候,工作人员把我带到一块白布前,上面印着各种图案和游客签名。我选择了一枚吴哥窟的印章,并且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参观日期:申威隆、2025·1·31、中国·陕西。




点击下方,观看相关图文——

我是申威隆,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非优秀”毕业生,著名的90后“陕西文博一哥”,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申局”。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关中拍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