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口迁出后,集体经济权益该咋查?老张和你聊明白这件事
眼下,农村户口迁到城里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问我,户口迁出去了,在农村的那些权益还在不在?要我说,这事儿值得好好聊聊。
我先给大家说个小案例。前两天,住在我们小区的老李来找我。他户口20年前就迁出农村了,最近听说老家在搞土地流转,还有分红。老李这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分红能分到我吗?宅基地还算我的不?
农村的权益可不是小事。分红、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哪一样不都是实打实的利益?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8月,全国已经确认了将近9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么大的一个数字背后,牵扯着多少人的切身利益啊。
那咋查自己还有没有这些权益呢?现在可方便了,拿起手机就能查。我教大家最简单的方法:
用微信找到“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这个公众号,点进去找“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查询”。按提示填信息,做个人脸识别,结果马上就出来了。要是户主,在有些地方还能看到名下宅基地和承包地的面积。
这查询系统上线后,可帮了不少人。我认识一位退休教师王大姐,她户口早就迁到县城了,还以为和农村没啥关系了。前阵子用这个系统一查,发现自己还保留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后来赶上村里分红,她也拿到了份额。
2025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给咱们吃了颗定心丸。这法律明确规定,户口迁出不是判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户口迁出去了,不一定就丧失了农村的权益。
法律规定挺好,可实际操作中还真得掌握门道。我跑了这么多年基层,发现不同情况差别挺大:
要是因为上学、工作迁出户口的,很多地方还让保留成员身份。就像我们镇上的小张,在省城当工程师,户口虽然迁走了,但村里每年分红都有他的份。
要是因为城镇化改造迁出的,情况就复杂了。得看当地政策怎么规定,还得看迁出时具体是啥情况。有的地方给补偿,有的地方让保留部分权益,各地做法不太一样。
查完发现自己还是成员,接下来要做好几件事:
第一,把自己的宅基地看好。现在农村宅基地值钱着呢,不少地方都在搞乡村振兴,宅基地的价值水涨船高。
第二,了解清楚分红的事。啥时候分?咋分?这都得打听明白。有的村子用微信群通知,有的还是用大喇叭通知,得掌握准信息。
第三,遇到问题及时反映。村委会、乡镇政府、县级农业农村局,这些部门都能帮忙解决问题。我建议大家把这些部门的联系方式存着,用的时候就方便了。
我这些年观察下来,农村政策是越来越好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地方信息不够透明。比如分红,有的村子就不公开具体分配方案,成员们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分多少。
政策执行不到位。法律规定得挺好,但到了基层,有时候就走样了。有的村干部处理这些事,还是凭老经验,没按政策办。
农民维权不容易。遇到权益受损,很多人不知道该找谁,也不知道该咋说理。这方面确实还需要改进。
基于现有信息,我觉得国家这几年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上,思路是越来越清晰了。但要让政策真正落地,还得靠大家主动了解政策,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了,还得提醒大家一点。现在不少地方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很多农村信息都要搬到网上去。大家要是发现自己的信息查不到,千万别着急,可以去问问村委会。要是发现信息有错,也要及时反映,让村里改正。
咱农民的权益,那是实打实的利益,可不能随随便便就丢了。遇到不懂的,记得问。老张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就是要帮大家把这些事情弄明白。
(温馨提示:文中提到的政策信息都是截至发稿时的情况,具体问题还是要以当地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