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跑遍了好几个村子,跟不少乡亲们聊这新出台的宅基地政策。大伙儿议论得可热闹,有唠家常的,有拍桌子的,更多的是想弄明白这政策对自家有啥影响。我就寻思,得把这事儿给大伙儿捋一捋。
为啥要出这政策?
说到这事儿,得从根上说起。这些年,农村这宅基地可没少出问题。
前两天去小王庄转,一片片的好耕地上全是别墅,问了才知道,有的是外地人钻空子买的,有的是乡亲们为了赚钱给卖了。村支书老李心疼地说:“这片地原先种的小麦,一年能打八九千斤呢,这可都是粮食啊!”
农业农村部统计,光去年一年,因为乱占地建房,全国就损失了不少耕地。搁全国大盘子上看,这事儿可不是小事。
这“八不准”管啥不管啥?
去了趟农业农村部门,跟负责这块儿的张科长聊了聊。他给我掰扯清楚了,这政策主要是三个重点:
头一个,宅基地不能买卖。张科长说:“这宅基地是集体的,不是商品房,不能成投机倒把的工具。”
老二,严禁占用耕地建房。这事儿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寸土必争啊。
老三,一户只能有一处宅基地。这是为了公平,让更多人都能有房住。
基层啥反应?
在后李村蹲点采访,那叫一个热闹。刚退休的老刘头支持这政策:“早该管管了!你看看现在村里,有的人家占了好几处宅基地,有的年轻人想盖房子却没地方,这不公平。”
可年轻人小张就犯愁了:“我打算年底结婚,这房子不敢乱盖吧?这审批手续得跑多久啊?”
三组的王大姐也来凑热闹:“我家那老房子都快塌了,想重建,这政策下来,不知道行不行?”
各地咋落实?
跑了好几个县,看到各地做法不太一样。
小李县就搞得挺好,成立了专门的服务队,挨家挨户讲政策,帮着办手续。县里的陈主任说:“光靠堵不行,得把服务做到位。”
可隔壁王庄县就不太一样,审批慢,材料多,把不少乡亲愁坏了。
咱跟国外比咋样?
专门查了查国外的做法。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土地都是私人的,买卖自由。但他们也有烦心事,比如土地越来越贵,年轻人买不起。
反倒是咱们这集体所有制,虽说限制多了点,但起码保障了大家基本住房需求。
这政策咋看?
说句心里话,这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你想啊,要是啥规矩没有,耕地越来越少,以后粮食咋办?房子盖得乱七八糟,村容村貌也不好看。
可话说回来,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是得让政策更接地气,更合民意。
对大伙儿有啥建议?
- • 想建房的乡亲们,得提前做打算,把手续准备齐全
- • 村干部要多为群众着想,该帮忙的时候伸把手
- • 各级政府部门也得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往后咋走?
农业农村部说了,这政策会不断完善。我琢磨着,往后几年可能会有这么些变化:
审批手续会越来越简单,让老百姓少跑腿。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一站式”服务了。
闲置的宅基地可能会有新用途。比如发展乡村旅游,或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最重要的是,这政策得让农民住得舒心,地用得安心。
这几天跑了不少地方,听了不少声音。说实在的,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关键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眼下最重要的,是让政策落地,让农民明白,让基层干部会做。只要大家都往一处使劲,这事儿准成。
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一起聊聊,说说你们那儿的情况,谈谈你们的想法。咱农村的事,还得靠咱农民自己多出力、多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