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孙殿英,他干下的那件盗掘慈禧太后陵墓的事,至今仍让人义愤填膺。

他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这条罪恶之路的呢?后来那些宝物都去了哪里了呢?



01孤苦童年,堕落开端

1889年,孙殿英出生在河南永城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对他充满了恶意,幼年时母亲早早离世,家庭的温暖瞬间缺失。

可祸不单行,不久后父亲又因惹上官司,惨遭迫害致死。

小小年纪的孙殿英,就这样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为了生存,孙殿英只能和小混混们混在一起,每天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这样的生活经历,逐渐塑造了他粗鲁的性格。

在那个混乱的社会里,想要站稳脚跟,就必须学会左右逢源、见风使舵。

孙殿英深谙此道,他拼命攀附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和流氓恶棍、军警胥吏打得火热,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交际圈。

1913年,凭借着广泛的人脉和敢闯敢干的劲头,孙殿英成功投奔张治公部。



从这时起,他踏上了一条黑暗的“事业”道路——制毒、贩毒。

02贩毒发家,势力崛起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毒品生意虽然被人唾弃,却有着惊人的暴利。

孙殿英瞅准了这个机会,开始涉足制毒、贩毒行业。

他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和胆量,将毒品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就积累了巨额财富。

有了钱之后,孙殿英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在那个乱世,只有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于是,他用贩卖毒品获得的暴利,购买了大量枪支弹药,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

他四处招兵买马,将一些和他一样出身贫寒、渴望出人头地的年轻人聚集在自己身边,逐渐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武装队伍。



1922年,局势动荡不安,孙殿英的小势力在军阀割据的大环境下显得岌岌可危。

为了寻求庇护,他果断率部投靠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成为了一名副官。

在丁香玲部,孙殿英并没有忘记扩充自己的实力,他利用职务之便,继续从事毒品生意,同时也在军队中培植自己的亲信,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地位,很快就升任为机关枪连连长。

但孙殿英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不甘心一直寄人篱下。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驻豫西直军开赴前线,洛阳地区兵力空虚。

孙殿英觉得时机已到,他率领机关枪连和丁香玲部的一个骑兵连在陕州哗变,宣布独立。

他带着这支部队四处抢掠,扩充实力,短短时间内,队伍就扩张至数千人。

从此,孙殿英成为了一方军阀,开始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他的势力不断壮大,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这只是他罪恶人生的开始,接下来,他将做出一件震惊全国的事情,那就是盗掘慈禧太后的陵墓。

03盯上皇陵,疯狂盗墓

1928年,孙殿英率部进驻遵化,这里离清东陵不远。此时的清东陵,早已没了往日的威严。

清朝灭亡后,驻守清军连军饷都拿不到,只能和附近百姓、土匪、外敌勾结,盗卖皇陵文物,地面上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曾经富丽堂皇的皇陵,如今只剩一座荒山。

可孙殿英知道,这荒山下藏着清王朝几代人积攒的珍宝,这些正是他扩充势力急需的。

他没多犹豫,就盯上了清东陵,踏上了盗墓之路。

孙殿英先命手下以军事演习为名,把清东陵围了起来,赶走附近百姓。



接着,在慈禧墓附近安置炸药。

当时,不少人都盯着慈禧墓,毕竟慈禧生前奢侈至极,死后陪葬的奇珍异宝无数。

可皇陵建造精巧,机关重重,虽然财宝诱人,但没人想丢了性命。

孙殿英可不管这些,在他眼里,再厉害的机关也抵不过枪炮。他下令炸墓,可炸了两天,外墙是炸坏了,地宫入口却毫无踪迹。

他一怒之下,抓来几个驻守清军士兵严刑拷打,也没问出地宫入口在哪。

后来,又请风水先生推演许久,才终于找到入口。

巨大的炸药声惊动了附近百姓,孙殿英怕夜长梦多,命令手下速战速决。

士兵们一进墓穴,就被里面的富丽堂皇惊呆了。

汉白玉基座上,放着金丝楠木棺材,四周摆满奇珍异宝,珍珠、玉器、金银、玛瑙,随便一件都够普通人家半辈子花销。

短暂的震惊后,士兵们一哄而上,像当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一样,疯狂抢夺财物。



他们把口袋装满,连墙上镶嵌的宝石都挖下来。

孙殿英则盯上了慈禧的巨大棺椁,一群士兵围上去,珍贵的金丝楠木棺材很快被破坏。

据说,棺椁打开时,慈禧面色白皙,肌肤如玉,像在沉睡,估计是密封太好,尸体没腐烂。

可这奇景没持续多久,尸体迅速腐烂氧化,变成干尸。

突然,慈禧眼睛睁开,士兵们吓得不轻,以为太后复活索命,急忙跪地叩拜。



不过,人死不能复生。

慈禧的眼睛和嘴巴慢慢张开,露出传说中的夜明珠。

这颗夜明珠到了孙殿英手里,几经转卖,如今下落不明。

搜刮完慈禧地宫,孙殿英又去盗乾隆地宫,前前后后装了五十几箱宝物,用了二十多辆马车来运。

04多方打点,逃脱制裁

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消息迅速在国内外传开,引起了轩然大波。

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尤其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得知祖坟被挖,祖宗的尸骨被肆意践踏,陪葬的珍宝被洗劫一空,痛心疾首。



他多次向国民党高层发文,言辞激烈地要求严惩孙殿英,为祖宗讨回公道。

在溥仪看来,孙殿英的行为不仅是对清朝皇室的侮辱,更是对祖宗的大不敬。

他觉得自己虽然已经退位,但祖宗的尊严不能被践踏,必须要让孙殿英受到应有的惩罚。

然而,孙殿英深知自己犯下的是不可饶恕的罪行,一旦被严惩,必将万劫不复。

于是,他决定用盗来的珍宝打点国民党高层军官,企图以此来逃脱制裁。

他四处活动,不惜血本,将大量的奇珍异宝送到了国民党高官的手中。



上至蒋介石,下至戴笠,都收过孙殿英的好处。

蒋介石作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收到了孙殿英托戴笠送给他的九龙宝剑。

这把九龙宝剑是乾隆皇帝的陪葬品,剑身雕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金龙,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价值连城。

戴笠则收到了孙殿英送的乾隆颈项上一串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色珠子。

而宋美龄也没能抵挡住珍宝的诱惑,收到了孙殿英贡献来的翡翠白菜和夜明珠。

除此之外,宋子文收到了翡翠,孔祥熙收到了慈禧陵中的翡翠白菜、一包珍珠和朝鞋上的宝石,阎锡山收到了纯金寿星佛、翡翠桃等,商震收到了青皮黄瓤翡翠甜瓜。

这些国民党高官们在收到孙殿英的贿赂后,纷纷选择为他遮掩罪行。

他们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盗墓案的调查敷衍了事;或是在关键时刻为孙殿英说情,让他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在他们的庇护下,这起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墓案最终不了了之,孙殿英也逍遥法外。

06抗日投敌,终被俘虏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殿英所在的国民党阵营也被卷入了这场民族保卫战。

在热河地区,孙殿英率领手下将士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

在一次战斗中,孙殿英命令部队布置防线,组织火力拦截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和空中支援。

双方交火持续了一整天,孙殿英的部队伤亡惨重,粮食、弹药供应也接近枯竭。

尽管他试图调集援军加强防守,但交通线被切断,援军迟迟无法到达。

最终,孙殿英的主力部队被日军包围,在撤退过程中,部队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士兵开始出现脱队和哗变现象。

1943年,孙殿英在太行山地区被日军重重包围。

面对绝境,他没能坚守住民族气节,选择了向日军投降,成为了日本在中国的“代言人”之一。

从此,他沦为了人人唾弃的汉奸,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抗战胜利后,孙殿英摇身一变,又成了蒋介石的部下,继续为其卖命。



解放战争时期,孙殿英担任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中将总司令,驻守河南汤阴。

1947年3月,刘邓大军为了策应陕北与山东两大解放区、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发起了豫北战役。

随着解放军势如破竹,5月2日,刘邓大军一举攻克豫北汤阴重镇。

自知守城无望的孙殿英选择开城投降,被我军中将韦杰在汤阴生擒,随后被移交至野战军司令部,交给刘伯承将军处置。

原本,韦杰并不认识孙殿英。

但孙殿英为了活命,主动和韦杰套近乎,说当年二人曾在太行山合作过,还自报姓名。

有没有在太行山合作过,韦杰不记得了,但孙殿英盗掘慈禧太后陵墓的大名,他可是如雷贯耳。

韦杰心想,那么多奇珍异宝,孙殿英肯定不会挥霍一空。

这些可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孙殿英盗挖已经是毁灭性打击,绝不能再丢失。

于是,韦杰开始探寻孙殿英盗墓所得的宝物。

然而,孙殿英对宝物藏在何处绝口不提。

韦杰只能自己带兵去他住所寻找,几乎将整个屋子都翻了个底朝天,却一无所获。

07墙中藏宝,物归国家

韦杰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他在屋子里来回踱步,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面墙上。

这面墙看起来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但韦杰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得它有些异样。

他走上前去,用手轻轻敲了敲墙壁,“砰砰砰”,声音空洞,这墙竟然是空心的!

韦杰心中一喜,他立刻命令手下的战士们敲开这面墙。

战士们找来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敲打墙壁。

随着砖块被一块块拆下,一个隐藏在墙后的空间逐渐显露出来。

里面堆满了各种箱子,韦杰打开其中一个箱子,顿时,耀眼的光芒扑面而来,里面全是金银珠宝、翡翠玉器,正是孙殿英当年盗掘清东陵所得的珍宝。

这些珍宝历经磨难,终于重见天日。

韦杰看着这些珍贵的文物,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绝不能再落入他人之手。于是,他将这些尚未销赃的珍宝全部上交给了国家。

正所谓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孙殿英的一生,充满了罪恶与贪婪。

他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俘虏,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作恶多端的人,即使能逃过一时的惩罚,也逃不过历史的审判。

大家对孙殿英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