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乘坐的是第一班抵达T5航站楼的航班,很荣幸见证这个历史时刻。”2月20日0时7分,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国内到达出口,来自喀什的旅客陈建国说道。2月20日凌晨0时05分,从喀什飞抵西安的东航MU2204航班平稳降落,成为T5航站楼启用后首个抵达航班,同时标志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正式启用。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

随着中国东方航空(MU)、上海航空(FM)、中国联合航空(KN)等多家航空公司于0时起转至T5航站楼为旅客提供航运服务,机场所有国际、港澳台地区航班也于5时起同步转至T5航站楼,标志着西北地区航空枢纽建设迈入全新阶段。

据统计,2024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703.9万人次,同比增长13.7%;保障航班起降33.18万架次,同比增长7.1%;货邮运输量达到29.05万吨,同比增长9.3%。全年共有38天单日旅客量突破15万人次,暑运期间单日最高为15.8万人次,刷新机场33年来的历史纪录;8月客座率达到88.2%,创单月历史新高。T5航站楼的建成可谓应运而生,将有效缓解航班压力,满足未来旅客吞吐量达到8300万人次的需求。


T5航站楼可满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未来旅客吞吐量达到8300万人次的需求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民航发展“头号工程”,也是中国民用航空局支持建设的全国民航标杆示范项目。作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T5航站楼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整体采用“主楼+六指廊”的布局结构,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达最远端登机口的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平均步行时间不超过8分钟;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客流组织模式,能够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无需转换楼层,为旅客提供了全程智能化登机体验。行李从值机柜台到出港转盘平均处理时间约为7分钟,最快仅需5分18秒。刷脸无证通关等设备,让旅客等待时长缩短至8分钟左右。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洗手间等设施,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核心项目,T5航站楼设计以2030年为目标年,规划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

新航站楼是客运和货运双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提升机场的货物处理能力,预计未来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将大幅增长,达到100万吨目标,有力保障西安在全球物流网络中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加速推动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T5航站楼不仅提升了西安的交通基础设施,还通过国际航线的拓展,加强了西安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推动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航站楼的设计融合了古长安城的建筑风格,展现了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陕西文化展示的新地标。


航站楼的设计融合了古长安城的建筑风格,展现了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T5航站楼的亮点之一,是全球首个机场内的文物展示博物馆。其中约400平方米的四方馆为基本陈列展览区,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历次建设过程中考古发掘的相关文物为主,以洪渎原地区考古发掘的相关文物为辅,选取精品文物进行真品展示;约88平方米的珍宝馆为陕西文物系统重点文物的专题陈列展览区。


T5航站楼内拥有全球首个机场内的文物展示博物馆(本文图片均由记者路泞拍摄)

T5航站楼的投运,将增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客运和货运保障能力,提升西安作为中国西部交通枢纽的地位,促进对外经贸交流。配套建设的综合交通中心实现了航空与陆路交通的无缝衔接,带动临空经济发展,并标志着陕西在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中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展现了中国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民航报 记者杨群峰、路泞)

编辑|张 薇

校对|李季威

审核|韩 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