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铃声已经响起,宝山监狱“小青团”志愿服务队的青年民警再次踏上前往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的路途,为孩子们带去开学第一课。这是他们用爱与法守护特殊儿童的又一次出发。
开学第一课:安全、法治与友爱
在课堂上,青年民警们结合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为师生们详细讲解校园安全的重要性。他们深知,安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石,只有筑牢安全防线,才能让孩子们安心学习。
法治教育是宝山监狱青年民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青年民警们肩负着弘扬法治精神的社会责任。课堂上,他们围绕校园暴力、防拐防骗等话题,告诉孩子们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通过生动的情景剧和漫画图解,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更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
青年民警们还特别强调了友爱的重要性。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的学生们是一群特殊的天使,他们需要更多的呵护和关爱。民警们鼓励学生们团结友爱、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从初遇到双向治愈
宝山监狱与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的结缘始于2023年。当时,两家单位正式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启动了“爱心桥”共建合作项目。
01
青年民警小何回忆说:“记得第一次见面时,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打招呼。”面对聋哑孩子们清澈却略带防备的眼神,青年民警们用纸笔、用表情、用笨拙的手语努力靠近。一场充满趣味的校园安全知识讲座拉近了距离,无声的互动中,坚冰悄然融化。分别时,一个孩子用稚嫩的手语比出“朋友”,让民警们瞬间红了眼眶。
三年间,从初遇的忐忑到双向治愈,青年民警们用爱与责任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不仅传授法律知识,更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通过“雨点变奏曲”“三心二意”等小游戏,青年民警们帮助孩子们减轻压力、激发潜能。他们还联合长宁区残疾人联合会,将《残疾人保障法》转化成PPT,为学生们讲解就业及帮扶政策。当17岁的听障学生小凯得知“可报考司法社工专业”时,他用手语告诉青年民警:“我要成为你们的同事!”
相互奔赴,共同成长
700多天的坚持,124名孩子的期盼,这座“爱心桥”已逐渐成为监狱青年民警守护聋哑学生、关爱特殊儿童的心灵桥梁。聋哑学生身上的许多励志故事让青年民警深受感动,也让青年民警找到了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价值和职业归属。正如“小青团”的成员所说:“曾经以为是我们照亮他们,后来才发现,他们的纯粹与坚韧,何尝不是在照亮我们的人生?”
宝山监狱将继续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以爱为基、以法为盾,推动平安上海与法治上海建设在基层落地生花。未来,他们将架起更多座“爱心桥”,让高墙内外的心灵相连,充分展现上海监狱人民警察应有的担当与贡献。
1、
2、
3、
编辑:杨旭科
供稿:宝山监狱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