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起、万物生,春水渐暖、春林初盛。眼下正值雨水时节,城市正在孕育着春日的勃勃生机。
昨晚,由上海歌舞团演绎的情景音乐会《春风又绿江南岸》,在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此次演出,是2025年嘉定区高层次人才新春慰问活动,也是教化嘉定坚持多年的向人才致敬的城市礼遇。在保利大剧院的大剧场里,来自嘉定各领域的1000多位人才及家属们欢聚一堂,相聚美丽的远香湖畔,在音乐中感受新春的喜悦。
春暖“嘉”园,激荡阵阵“新声”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我有一个梦》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作词的一首歌曲,借他的梦想,带着母亲的期盼,回到童年原野,追寻最纯真朴实的初心,以诚恳、温暖的方式,传递一种朴实美好的情怀,构筑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梦。歌曲由包括一级演员在内的四位演唱者深情演绎,将现场观众带回那个稻浪滚滚的诗画江南。
来自嘉定科研院所的王先生和朋友一起应邀前来观赏,他告诉记者,这个节目让他最为感动。“看到了一个科学家立足中国大地,为中国人民端起中国饭碗做的贡献,也让我想在场所有的高层次人才,包括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以他为榜样,在祖国大地、在上海、在嘉定的土地上,作出更多贡献。”
歌曲:《我有一个梦》
音乐会分为《暮江春雨》《袅袅炊烟》《他乡逢君》《春暖家园》四个篇章。演出以两位串讲人的深情讲述串联,观众们聆听着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旋律,仿佛置身于小桥流水之中,感受着江南风采以及春天的勃勃生机。一级演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梁彬向记者介绍,本场音乐会以江南主题的作品为主,“我们希望能将这些优秀的艺术歌曲和全新创作的艺术作品带给在座的观众们,让他们感受到春天的朝气蓬勃。”
一级演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梁彬带来独唱曲目《桥》
此次演出是2025年嘉定区高层次人才新春慰问活动,许多受邀嘉宾特意带着长辈或孩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难得的家庭时光。
来自福耀玻璃上海公司的易先生带着自己七年级的儿子一起来欣赏演出,“我们都觉得是很好的艺术熏陶!我们家小朋友也就读于中科院实验学校,知道有院士过来也非常激动,同场听到这样优美的旋律,白天的疲惫一扫而空。”
兴贤育才,城市焕发“新生”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听这名字就感觉春天扑面而来。”上海君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金华君在演出开始前就颇为期待。在歌唱家们的倾情演绎下,盎然春意徐徐铺展,一如嘉定这座城市的气质与愿景。“嘉定是一座人文与科技融合得非常好的城市,产业链完整,上下游丰富,宜居宜业,实至名归。”金华君说。
歌曲:《我的绿水青山》
嘉定作为教化之城、科技之城、汽车之城,始终秉承“仰高、兴贤、育才”的优秀传统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开放姿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一流硬核人才方阵、搭建人才干事创业舞台、涵养暖心优质聚才生态,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2024年,嘉定新组建人才工作局,人才工作体制更加健全,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不仅为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也为嘉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正如当晚的演出所营造的诗画江南美好意蕴一样,主办方希望以剧抒情,以剧达意。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历史积淀在文化里,文化蔓延于历史中,同时又交集、汇聚于城市,不断发出种种‘新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何志军说,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的宝贵资源。通过经典曲目的演绎,营造诗画江南的美好意蕴,让应邀前来的全场观众一起,在音乐中感受新春的喜悦,进一步凝聚奋进的力量。
“每年嘉定的慰问人才演出,品质都很高,于我们科研人员来说,可以说是一份一年一度的约定与期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陈立东说,嘉定在引才育才、人才服务方面的工作完成得十分精准,尤其是近几年来教育等民生事业发展迅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好像一座花园城市,我们团队里的青年人们也越来越有获得感与归属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才选择‘家’定新城,和嘉定双向奔赴,越来越好。”陈立东说。
撰稿:涂军、黄湘钰
摄像:赵晨
编辑:杨玉洁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