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刊发《公益书吧让书香飘满城乡》
全文如下
宽敞明亮的书屋里针落可闻,排列整齐的桌椅座无虚席……1月24日,正值寒假,南平市建阳区潭阳书舍的建阳一中校友公益书吧、惠民公益书吧、人行公益书吧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学生读者,或是专注地看书,或是认真地做题。潭阳书舍是当地促进全面阅读、打造“书香建阳”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今已有48家公益书吧,分布在城区和各个集镇。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建立公益书吧,吸引更多人养成读书习惯,对于公民增长知识、涵养情操具有重要作用。从建阳一中校友公益书吧2021年底对读者开放开始,建阳公益书吧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令人欣喜的是,除规模相对较大的书吧外,还有一些爱心人士利用自有空间设立小型阅读屋,民众读书氛围日益浓厚。当地的“‘建本之乡’全民阅读体系构建项目”入选了中宣部2023—2024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这是该项目设立以来我省唯一获奖的项目。
建阳公益书吧为何能持续快速发展?
政府推动引领社会风气。建阳古称潭阳,是“理学名邦”“建本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有重文之风,政府亦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合力推动“书香建阳”建设。他们建立全民阅读促进会,面向全国征集公益书吧logo及名称——潭阳书舍,并发动社会捐赠,点燃各界人士建设公益书吧的热情。
社会各界捐助夯实物质基础。公益书吧的建立与运营需要的投入不小,离不开社会各界鼎力支持。潭阳书舍形成了多种捐助渠道。多数场地由企事业单位资助,比如建阳一中校友公益书吧、惠民公益书吧、人行公益书吧分别由所在地的学校、小区、机关提供场地,书籍、水电费等基本由各界爱心人士捐赠。正因为有了较为丰厚的物质保障,公益书吧才得以生存壮大。
志愿者服务保障日常运转。公益书吧开放需要人员维序,志愿者服务必不可少。潭阳书舍公益书吧志愿者既有时间较为充裕的退休员工长期轮流值班,还有不定期支援的专业人士。比如,举办活动、养护花草、擦洗玻璃等都有人帮忙。志愿者在无偿奉献中得到很大的精神收获。这也成为他们坚守的主要动力。
当然,公益书吧发展壮大,既需要各方的合力推动,更应当有长效保障机制,方能让书香飘得更远更久。场地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应当建立拓展公益书吧场所保障机制。当地提出,新建小区要预留公益书吧场地。这不失为扩大覆盖面的一种有效举措。让更多人的热情参与,是保持公益书吧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加强宣传引导,引领热心公益成为新风尚,让乐意为公益书吧捐献书籍、物品蔚然成风,吸引更多人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尤其要注意从读者中发现苗子予以引导培养,使其在耳濡目染中从受益者变成奉献者。另外,还要丰富服务内容,吸引更多社会群体前来读书。
读书之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运动使人健壮,读书使人贤达。只要充分激发社会各界热心公益、共建书香社会的热情,培养公民喜欢阅读的习惯,必能加快公益书吧发展,让书香飘满城乡。
作者:王志贤
来源:福建日报
制作: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初审:金娟丽
复审:林晞
终审:吴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