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川滇黔交界处的水潦彝乡坛厂有座金龟山,因山形像金龟而得名。山上有座红军坟,里面安息着当年川滇黔边区川南红军游击纵队政委龙厚生(湖南省永兴县人)烈士。

1935年初,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突出重围北上以后,留下了一支革命火种——川滇黔边区川南游击纵队。川南游击纵队在叙永县黄尼镇五龙山授旗,纵队政委龙厚生是一位久经战斗考验的优秀红军干部,他带领从红军中挑选留下的优秀战士转战川滇黔,在三省边地坚持革命斗争。突破了川滇黔军和地方民团多次围剿,在局势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敌后游击战。当年条件十分艰苦,战士们缺吃少穿,只靠着吃树皮、野菜、草根等充饥,不少战士病倒,但龙政委的革命信念始终坚定,他相信革命一定能胜利,共产党领导人民一定能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



1937年1月,游击纵队在野腊溪惨遭滇军突袭,龙厚生带领突围出来的10多名战士分散隐蔽在干沟赵海云、赵观海家。当地民团团总郑耀东假意答应为红军筹粮,实质联合四川白尼武装头目郑明华对游击纵队实施围歼。龙政委带领战士英勇作战,奋力突围,战斗十分惨烈。后来,龙政委为了掩护战友撤退,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认为捞到了“大鱼”,对龙厚生严刑逼供,毒打拷问,龙政委被折磨得体无完肤,浑身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但他始终没有吐露出党的机密,没有说出游击纵队下落。气急败坏的郑耀东无计可施,便与郑明华商议将龙厚生押到白尼进一步拷问。



龙厚生在凶残的郑明华押解下,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从云南水田寨上了路。在到达叙永水潦金龟山时,因沿途都在流血,伤势太重无法行走,在路边停了下来。这时,龙厚生艰难地抬起双目,仰望着身边金龟山参天巨树,回望着山道上滴下的血迹,默默在心中与战友们告别,明白自己为革命牺性的那一刻到了。他拼尽最后的力气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喊声震动大山,回响大山,恼羞成怒的刽子手郑明华举起枪,杀害了忠勇的龙政委,并让人割下了他的头颅,带回水田寨邀功领赏。此时,村民艾宗云、杨远清等人在山坡上拾柴,亲眼目睹了惨烈的一幕,等郑明华走后,连忙下山用席子裹了龙政委的遗体,悄悄埋葬在金龟山。



龙政委的头颅被郑明华带回云南水田寨后被敌人悬挂示众,伪团总扬言:“谁也不许埋葬龙厚生,否则杀全家!”但头颅刚悬挂示众的第二个晚上,头颅就被人盗走了。据说是当地群众感恩龙厚生政委,趁郑明华等不注意,悄悄盗走安葬在水田寨街后小山上(现已在原址上建了烈士陵园)。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多方寻访,1969年在金龟山找到了龙政委遗体的坟,修缮立碑,供人瞻仰。每年清明,学校师生、当地村民都来这里祭扫,寄托对烈土的哀思。他们写下许多悼文和诗联赋,寄托对英雄的怀念。

“清明时节祭奠魂,赤胆忠心照乾坤。血洒金龟豪气在,千秋不忘英雄人。”这就是其中一首。坛厂金龟山,染浸着烈士的鲜血;坛厂金龟山,见证了烈士的忠勇。这片烈士鲜血浸洒的土地,今朝阴霾已经散尽,小山村书声朗朗,彝乡欢笑满天。红军墓旁新建的彝乡坛厂九校、高坪村村民委员会,在共和国春光明媚的土地上欢笑。美丽的新村画图已经展开,各族人安居乐业的生活甜美边乡。血染大山留忠魂的英雄们英灵永存,与大山同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