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旺彬的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红指印铺满整个桌面,这些是512名村民,第二次联名向镇党委提出“让罗旺彬继续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证据。
村民们第一次留人是四年前,这回听说任期快到了,村民们再一次联名写了新的留任请愿书。
此时,距离罗旺彬初次驻村已经过去九年,这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究竟有什么魔力,让整个村子都舍不得放他走?让我们从1992年说起。



当兵的经历锻炼了他


1992年冬天,罗旺彬在家乡灵山县报名参军,被分配到武警四川总队。在新兵连的三个月里,这个寡言的广西小伙总抢着打扫卫生。结业分配时,指导员把通信员的袖标别在他胳膊上,拍着他的肩膀说:“办事沉稳,适合干这个。”
部队里,通信员这种兵种并不受欢迎,因为大多数新兵认为通信员的工作就是传达指令,很难有什么进步空间。罗旺彬与他们的想法不同,他认为通信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锻炼人。它既考验新兵准确理解上级命令的能力,还考验新兵的记忆力——各级连队的番号、代号都需要熟记。
罗旺彬在部队时间不长,1995年就退役了。在部队三年,罗旺彬每天要跑二十多个部门送文件。有次暴雨天送急件,他摔进排水沟磕破膝盖,硬是瘸着腿准时把文件送到参谋长手里。这段经历养成了他随身带记事本的习惯。
退役后,罗旺彬被安排到灵山县税务局工作。
2016年开春,税务局要派人去申安村驻村扶贫。当时已经在税务局干了二十一年的罗旺彬,突然找妻子商量:"申安村我去过,山路能把皮鞋底磨穿。这些年总想着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事。"
在灵山县下面的乡镇工作过的妻子,非常理解丈夫为人民服务的想法,第二天默默为丈夫收拾好了行李。
当年3月,罗旺彬拖着行李走了好几公里山路,终于来到了申安村。进村后,看到村委会的几间办公室满是灰尘,眼里有活的他,没做过多休息,拿起扫把将这些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


罗旺彬

把乡亲们当自家人


驻村头个月,罗旺彬碰了一鼻子灰。他穿着之前在税务局的制服走访,村民见他都躲着走。后来经过村里老会计的提醒,罗旺彬才知道原因:村民们看他穿制服,像是上面高高在上的领导,一点也不接地气,所以村民们与他有隔阂。
此后,罗旺彬脱掉了身上的制服和皮鞋,换上了和村民一样的衣服和胶皮雨靴,每天都在田间地头了解村民们的家庭情况。
经过调查走访,罗旺彬发现甘蔗是申安村的老产业,但散户种植收益微薄。如果想要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必须进一步做大甘蔗产业。
罗旺彬用三个月时间跑遍了全镇的糖厂,终于说动两家企业签保底收购合同。同时为了提高甘蔗产量,他从其他镇引进新的甘蔗品种,第一年试种新品种,他自掏腰包垫了化肥钱。
村民施显周现在是村里的甘蔗种植大户,他承包的甘蔗田有80多亩,提到自己种甘蔗的经历,他口中全是对罗旺彬的感谢:“村里的甘蔗产业能发展起来,都是罗书记的功劳,没有他向镇里争取修路的资金,我种再多甘蔗也只能烂在地里。”
2020年,罗旺彬的驻村任期将满。考虑到申安村离家太远,家里的老父亲身体不好,孩子也需要照顾,他打算回到税务局的岗位。
村长得知后,将一份印着28名村民手指印的留任申请书,交到罗旺彬手里,希望他能留下来。
看着村民们联名写下的申请书,罗旺彬备受感动,答应继续留任。
几年后,罗旺彬的任期又一次结束,为他在留任申请书上按下手指印的村民增加到了512人。
看着申请书上密密麻麻印着的好几页红手指印,罗旺彬感动地说:“这些红指印,是乡亲们授予我的‘军功章’,既然乡亲们需要我,我就留下来继续干。”
在新任期里,罗旺彬为解决村里没有一技之长,又需要照顾老人孩子的妇女的就业问题。他跑到县里说服一家玩具厂,在村委后面修建了一栋“就业帮扶车间”。



在车间工作的村民黄春华,由衷地感谢罗旺彬,她说:“是罗书记推荐我来工作的,在这里上班,既能补贴家用,又照顾老人、孩子,我非常感谢罗书记。”
车间另一边,46岁的邝积连正在给玩具喷漆上色。邝积连曾经是村里的无业游民,既没有父母,也没有妻子儿女。是罗旺彬苦口婆心的劝说,才让邝积连燃起不再混吃等死,同意到车间工作。
邝积连很感激罗旺彬为自己找工作,他说:“现在我的生活过得挺好。罗书记是一心为我们村好,我愿意听他的!”
如今罗旺彬的新任期又过去了一年,没人知道他还会驻守多久,就像没人说得清甘蔗林到底有多少株——但每个申安村人都清楚,只要他还在田间走动,他们的日子就甜得踏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