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要拆迁致富只怕很难了!

很多人盼着房子拆迁,可最终没等来。

网友@有家书院说:

这辈子还拆不拆? 我们这是40年的超级老破小预制板房,楼下有时候还能看到蛇虫鼠蚁乱跑,一直等不来拆迁,真的恨啊!



网友@初夏说:

家里人之前在高位入手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套老破小,原本是期待拆迁赔偿的,没想到政策一变,不拆了。



最近,有不少人在聊房子拆迁的事,不知道自家老旧小区拆不拆?什么时候拆?

但住建部有最新消息公开明确表态,2025年后拆迁全面刹车,一些大家经常提到会拆迁的热门小区也不拆了,黄了。

那些20年房龄以上的老旧小区将通通走“旧改路线”。





这可不是瞎扯淡,要知道过去十年盖的楼比韭菜长得还快,想想还有多少房子空置在那里吧。

现在,地方政府也没有那么高的预算,因为光是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就是一笔天量资金,所以,只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如果您买的是老小区的房子,可别指望靠拆迁一夜暴富了。



2025年房地产领域的基建目标,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件:会大量建设保障房

虽说现在房价降了这么多,并且大众预期还要继续降价,为什么还要大量建设保障房?

因为保障房建起来无论是卖还是租,政府都会得到一笔收入。

保障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

这个不需要什么大的投入,只需要一块地,钢筋混凝土建起来就完了,也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还能给工人提供就业岗位,刺激基建行业的消费,又解决了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2025年要搞的保障房建设,说白了就是国家亲自下场当开发商。

比方说北京海淀国家经济适用房,去年开盘价是4万2,而隔壁商品房的价格高达12万。

这波操作堪比在奢侈品专柜旁边开奥特莱斯,刚需族直接笑出猪叫。

别看现在各地还在搞“抢人大战",未来保障房就是城市留人的终极武器。深圳去年给华为工程师的“六折人才房",直接把跳槽率压到个位数,这一招可比给户口实在多了。



第二件:城中村改造

当年赫赫有名的广州猎德村,每个村民最低都分得10几套房,村民靠拆迁过上上亿身家的富人生活,即使什么都不用干,一个月靠收租都能月收入50万,不过,这个传说要成绝唱了。



城中村的改造政府这次不搞推土机式拆迁,妄想大拆大建,拆迁造富或将一去不复返。

很多地方可能是“微改造"试点,比如学深圳白石洲,把握手楼变成loft公寓,这样也能大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租金能翻三倍不说,还自带网红打卡点。



第三件:“平急两用"基建公共设施

疫情三年教会我们,临时方舱比星级酒店重要,广州琶洲会展中心秒变方舱的操作,让全世界见识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2025年要建的这些“变形金刚"式建筑,平时是高铁站、会展中心,关键时刻能当避难所、野战医院。



例如杭州西站的设计是:候车厅地砖能掀开变成排水沟,座椅拆了就是临时病床。

设计师私下吐槽:“这哪是建车站,分明在造诺亚方舟!"

但您别说,去年台风“烟花"来袭时,这设计真救了两千多号人。



那有很多20年以上的老房子怎么办,很多人都眼巴巴等着拆迁呢!

老房子——统一旧改

国家也给这些老房子安排了终极方案。

其实,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老旧建筑里都是故事,老街小巷里处处有风景。



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包括三类:

①基础类

主要是修缮建筑外立面,解决墙体脱落、渗水等问题,提升小区整体美观度。

再优化小区内部的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问题。





②改善类

拆除违法建筑,整治小区环境。

加强小区的绿化,照明,公共场地的整改,增加停车位,电动车等充电设施,落实大家最关心的加装电梯的问题。





③提升类

为了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会丰富社区服务供给。

在小区周边建设社会综合服务设施,如卫生服务站、食堂、幼儿园、养老院、便民市场、邮政快递等社区专项服务。





文末总结:

拆迁致富将成为童话,说到底,国家是铁了心了不会大拆大建了,旧改才是老小区的未来。

其实,老百姓也并不是一定要等拆迁,只要是实打实地能提升居住品质,住得舒服就行了。

毕竟,70年产权的房子,30年的房贷还没还清呢,20年房龄就等拆迁,也是有你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