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园后的百亩鱼塘改造工程将要施工”“农贸市场综合楼建设正加速协调推进”“近期计划在霞村小学旁、早禾田河涌边等种植千棵苗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荷塘镇霞村村,春节过后,村干部、乡亲们齐聚党群服务中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谋新一年发展。

支部带头兴产业促振兴。近年来,在村党总支带领下,霞村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凝心聚力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集体经济总收入连年增长,2024年突破1400万元,入选“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


千亩水产养殖业

念好“千亩水产”致富经

霞村位于西江边,水系发达、鱼塘密布,渔业养殖得天独厚。现有养殖户120多户、鱼塘191口,养殖面积超1200亩。近年来,霞村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成立了水产协会党支部,鼓励有经验的党员户带头,养殖南美白对虾、罗氏虾、四大家鱼、鲈鱼等,如今年产值约7000万元。还定期开展养殖培训,邀请渔业专家下乡指导,帮助养殖户们改良技术、提高产量。

今年春节,霞村养殖户庆叔比往年更加忙碌,除了和家人团聚、走亲访友拜年,有时间他还会到承包的鱼塘看看。“初春早晚气温低,鱼类进食减少,要在中午水温回升的时候投喂饲料,才能让鱼虾长得更好。”庆叔笑着说。

这些年,在水产协会党支部的帮助下,庆叔当起了致富带头人,改良技术、拓宽销路、扩大规模,去年家庭年收入达50万元,还带动了周边10余户养殖户增收7000多元。“除了养好鱼虾,还要学会看市场行情。”讲起自己的致富经,庆叔一张嘴就停不下来。“近段时间,鲈鱼走俏供不应求,必须抢抓时机买个好价钱。”


养殖户下塘捕鱼

走出“强企兴村”发展路

霞村是蓬江区发展工业较早的农村,这里有着灯饰、五金、不锈钢等大大小小的企业38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年产值约14亿元。土地出租、物业出租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霞村积极探索“村组联营”发展模式,与有资源、合规划的村民小组合作,盘活土地资源、统一开发利用,建造物业厂房,共享出租收益。

在外经商多年的立哥看好家乡灯饰产业,决定返乡创业。“村里的园区厂房、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越发完善,创业就业也有政策扶持。”他表示。

近段时间,聚焦年后企业复工用工,霞村通过“村企联动”办了数场招聘会,给村民们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平日在家也是闲着,不如接些手工活。”53岁的黎姨最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今年起,霞村还把村民就业和企业零工需求对接起来,探索“企业分发-村民加工-上门回收”的模式,激活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让村民在家也可以接到手工活进行代加工,平均每月多几百块收入。


举办新春招聘活动

绘就“和美宜居”新图景

今年春节,江门市象棋精英赛在霞村开赛。来自江门三区四市的数百名棋手同场竞技,还邀请了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吕钦先生参赛。“霞村象棋文化底蕴深厚,爱好下棋的村民多达千人,这些年,在村口路旁下象棋的越来越多,还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象棋协会。”霞村党总支书记高国林说道。

定期举办象棋、篮球等文体比赛表演,逢年过节开展游园节庆活动,丰富村民们日常生活。近年来,霞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惠民服务活动平台,累计投入近百万元,建成乒乓球室、羽毛球场、象棋廊、篮球场、图书馆、钢琴室等公共活动阵地。在侨胞乡贤的支持下重建曲艺社,为村里老年人提供练曲唱歌的场地。





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霞村还大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先后完成了污水管网铺设、农房风貌提升、污水塘整治、机耕路硬底化等民生工程。去年,霞村发动党员群众在“四旁”“五边”修建15个小花圃,新种苗木600多棵,打造出一片桑梓林、两条景观路;持续升级霞美公园,打造村民休憩散步的好去处。“污水塘变成了小公园,我和老伴都喜欢来这散步!”村民容姨笑着说。


新年的霞美公园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荷塘镇党建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