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名地主趁敌人聊天时,把绑在树上的地下党放走;新中国成立后地主被抓,临判死刑前他高呼:“把当年我救的地下党找来,替我做证!”
这位地主名叫郭良知,月塘乡张巷村人。1947年9月2日上午,郭良知正在地里劳作,一边耕田,一边感慨自日军投降之后,家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扶着锄头,郭良知向远处眺望,突然,他看到村子东头,一前一后来了两个人,走在前面的人步伐明显不正常,后面的人高昂着头颅,仔细一看,两人之间还有一根绳子。
郭良知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他跑到草垛后面,打算看个究竟。两人离郭良知越来越近,前面的人被绳子反捆着双手,后面的人不停催促……
“不好!”郭良知暗叫一声,这两个人他都认识,前者是农会会长朱玉和,后者是还乡团团丁,光华乡的地主赵元和。
说起朱玉和,郭良知与他交情不浅。抗日期间,郭良知向农会运了不少粮食。朱玉和带领共产党员领导的农会,多次奋不顾身、积极抗日的壮举,在郭良知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提起赵元和,郭良知对他没有好印象。抗日期间,赵元和与日本人之间的关系暧昧,抗战胜利后,赵元和又加入了国民党组织的反动地主武装还乡团,做了许多丑事、恶事。
同为地主,赵元和曾找过郭良知,邀请他加入还乡团。郭良知虽是地主,对一些形势、政策并不清楚,但忠奸善恶是能分清的,他隐约觉得共产党领导的农会,或许能够大有作为。
郭良知正想着,地里几个劳作的农户见赵元和走来,赶紧讨好地打招呼:“呦,大哥这是去哪啊?”
“哎,这不抓了个共党嘛,带到月塘营部里去。”赵元和得意地说。
“大哥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时间还早,抽口旱烟再赶路吧!”几个农户附和道。被大家一说,赵元和烟瘾也犯了,他将朱玉和绑在树上,自己到一边抽烟喝茶去了。
躲在草垛后的郭良知见朱玉和绑的位置离自己不远,一个“一定要救他”的想法在脑海中闪过。
说干就干,郭良知猫着腰,悄悄走到朱玉和身边,小声地说:“朱会长,我是月塘乡的郭良知,你不要声张,我给你解开绳子,你找机会快跑!”
朱玉和听罢,像是握住了救命稻草,使劲点了点头。郭良知解开绳子,赶紧回到草垛后面,见赵元和没发现异常,又像没事人一般继续干农活去了。
郭良知一边干活,一边观察朱玉和的一举一动。解开绳子,朱玉和在原处等了好一会儿,确定赵元和放下戒备之后,找准机会,撒腿就跑。
“大哥!你抓的人跑了!快追!”几个农户突然大喊,赵元和看着掉在大树边的绳索,只觉头晕目眩。
“快追啊,大哥!”在一声声叫喊中,赵元和缓过神来,追是追不上了,他掏出手枪,对着朱玉和逃跑的方向“砰!砰!砰!”连开三枪。
朱玉和打过鬼子,身手敏捷,这几枪根本打不中他,赵元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朱玉和越跑越远。
“哎哟,到手的鸭子飞了!这让我怎么立功啊!”赵元和气急败坏地吼道。
过了好一会,赵元和直起身,抹了抹眼睛,看到不远处正在劳作的郭良知,他快步走到郭良知面前,大喝道:“人是不是你放走的?”
“什么人?”郭良知反问。
“少装蒜,刚才他们见我来,都和我说话,就你在这里鬼鬼祟祟。”赵元和说。
“怎么?我不愿意和你说话行不行?”郭良知又说。
“你!好啊,不愿意参加还乡团就算了,还勾结起共产党来了!正好,我抓的人跑了,把你抓去顶罪!”赵元和恶狠狠地说。
“呵,我不参加还乡团,当然有我的原因。另外,你要把我抓到哪去?也不打听打听我弟弟是谁?”郭良知说。
赵元和听罢,心里直犯嘀咕,旁边几个农户小声地说:“大哥,郭地主的弟弟郭良涛是县参议员,好像还有个侄子是光华乡的乡长……这些你都不知道吗?”
作为一个没有背景,像无头苍蝇一般乱撞的还乡团团丁,怎会有人告诉赵元和这些事?
农户们说完之后,赵元和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瞪了郭良知一眼便离开了。望着赵元和离开的背影,郭良知长舒一口气……
1949年,新中国成立,郭良知和旧中国大多数地主一样,经历土地改革,被政府没收土地,分给了老乡们。
此时的郭良知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当地主时,郭良知对乡亲们十分友善,老乡们也没难为他。
几年后,一场场打倒地主的运动兴起,郭良知就没这么幸运了,他被推上刑场,准备执行死刑,千钧一发之际,郭良知大吼道:“我救过共产党!把他给找来。”
几经波折,政府找到了曾经被郭良知救过的朱玉和,有了朱玉和做证,郭良知最终被无罪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