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来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和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学校的27名初中生作为“小检察官”,走进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同学们通过了解检察机关办案流程、体验检察官履职过程,在亲历中感受检察人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正午阳光下,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走进石景山区检察院院史文化馆。开营仪式上,未检检察官史芳菲向同学们介绍了北京市检察机关开展青少年体验式特色普法活动的初衷,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检察职业了解检察官的日常,学习法律知识,在心底种下法治信仰的种子。
作为带教老师的法治副校长先引导同学们参观了石景山检察院的院史馆,馆内陈列的珍贵老照片、文献档案、检察老物件,让“小检察官”们以石景山区检察院的发展历程为参照,更加具象地了解中国检察史。
在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道路上,石景山区检察院向阳花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工作办公室不断创新,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未检专属空间。在谈话室和心理疏导室里,干警向参营学生讲解了各项具有未检特色的司法制度,以及综合履职开展四大检察的典型案例,让孩子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未成年司法保护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和法治担当。
在石景山公安分局执法办案中心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场所,公安民警和检察干警共同向参营学生讲解了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办理规范化流程以及检警协作机制。在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中,未检检察官如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并开展法律监督?在对未成年被害人询问和取证环节,如何通过专业、温和的方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从隐私保护到心理干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与关怀。同学们好奇地向公安民警和检察干警提出各种法律问题,在互动交流和带教老师的耐心解答中,同学们的法治观念和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
案件管理中心作为检察机关的中枢大脑,承担着统一受理案件和案件数据分析的重要职能。从案件录入到分配办理,每一个步骤的井然有序确保着案件办理的规范性和时效性。庞大却条理清晰的系统数据为办案人员提供精准支持,确保案件办理高效运转。检察官通过具体案事例,向同学们讲解了检察办案数据分析是如何被用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在让青少年们认识办案数据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表现着检察机关顺应科技新浪潮、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决心与担当。
带着对检察机关的初步认知,同学们被分至不同的检察带教组,分别跟随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控告申诉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的干警模拟真实检察业务工作,“沉浸式”跟组办案。从翻阅卷宗到分析案情,从取证调查到案件研判,从模拟讯问到公开听证……同学们全程参与,零距离接触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两个小时的跟组办案体验,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检察工作的严谨与细致,更亲身体会了司法办案和法律监督的神圣职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