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今天(2月21日)上午八点,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亮相并投入运营,总建筑面积约61.1万平方米,可以提供展览面积达21万平方米。场馆采用“紫金丝带”的设计理念,寓意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场馆上半年已排期展会7场,未来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活动落地北京。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投入运营暨首展开幕仪式/主办方提供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是北京市单体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综合型会展场馆,位于顺义新城后沙峪组团东南部、新国展一期北侧,邻近京密路和地铁15号线。
北京辰星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展览分公司副总经理张丹竹介绍,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包含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配套酒店等功能设施。场馆拥有21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和1.5万平方米的会议空间,设有38间多种规模的会议厅室,可同时容纳9000人参会,满足多功能的会议场景。配套酒店可提供410间客房,预计今年4月底竣工。场馆距离国际首都机场直线距离仅两公里,与地铁15号线无缝接驳。年内即将通车的京密快速路,将进一步提升场馆的通达便利性。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开门迎客/主办方提供
场馆设计以“紫金丝带”为灵感创意/记者拍摄
各个展馆通过丝带状的连廊相连/记者拍摄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理念源于我国传统琉璃瓦形象,以“紫金丝带”为灵感创意,北京辰星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岩介绍,新国展二期请了优秀的国内外建筑设计团队,建筑采用“紫金丝带”的设计方案,寓意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它采用了鱼骨式的布局,排列9座展馆和东、南、北3座登录厅。考虑到北京室外天气特点,采用了丝带状连廊把9个展厅和会议中心、酒店进行连接。比如今天天气比较冷,观众们可以通过连廊通行各个区域,给大家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环境。
在场馆内的智慧运营中心,大屏上显示着场馆的设备运行和能耗管理的实时数据,还有场馆内外主要道路的交通状况。馆内还设置了智慧导航、信息导览屏、巡馆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提供便利的参展服务。
张岩介绍,在场馆内的智慧运营中心,通过数字孪生对场馆及周边环境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馆内各类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实现全域态势的“可视、可管、可控”。在交通方面,针对大型展会大人流量的情况,我们通过先进的智能技术实时对场馆内外主要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引导措施。
智慧运营中心实时监测场馆周边交通动态/记者拍摄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接待的首场展会/记者拍摄
首场展会吸引了许多参观者/记者拍摄
今天上午,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也迎来了“开门红”,场馆接待的首场展会——第36届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及设备展览会暨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零部件及服务展览会随之开幕。展会从2月21日持续至24日,涵盖汽车美容护理装饰用品、影音设备等全产业链内容,吸引近6000家参展企业,展出超8万款产品。
截至目前,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上半年已排期7大展会。北京辰星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展览分公司副总经理张丹竹介绍,4月将与新国展一期联动接待2025中国国际机床展,展览面积超31万平方米,将创下全球行业新纪录。未来我们还将与新国展一期联动运营,吸引更多大型国际国内展览活动落地北京。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的投运,是北京展会基础设施的一次跨越式升级。顺义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蓬勃介绍,顺义区将继续用心用情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特别是推动新国展一、二期联动发展,加紧推进三期商业配套的规划建设,以场馆的多功能、多元化使用为核心,加强招展引会、强链补链,以展促产、以产兴城,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展产业集聚区。
记 者 | 毛嘉惠
编 辑 | 孙 媛
主 编 | 程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