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2月17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作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在未来3-5年内,将完善全市的农业科技和生产服务体系,提高各级科技、生产服务部门和主体的对接联动机制效率,有效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技部门负责人左进华在解读《方案》时指出,未来3到5年内,通过健全全市农业科技与生产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引领性科技成果,解决科技成果的技术落地难题;健全科技与生产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服务部门与生产主体的快速对接机制,提升服务精准性;支撑首都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现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助力首都农业降成本、拓市场、增效益。

《方案》制定了“八项行动”作为重点任务。包括品种更新换代行动、土壤改良与质量提升行动、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土特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及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农业提升行动、景观休闲与城市农业提升行动,以及智慧农业提升行动。

具体来看,其中,在推动品种更新换代行动中,北京将聚焦粮食作物、蔬菜、林果等产业领域,建设5个核心示范点,示范20个以上新品种,推广面积将达2.4万亩,推动20%粮食种植面积实现品种迭代。同时,还将建设15万亩高标准农田,将全市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同比提高1%-1.5%。

在智慧农业提升行动方面,北京将利用物联网、智能装备、大数据等手段,实现精准作业和智慧化管理。打造智慧温室、智慧大田、智慧果园等示范应用场景。计划到2030年,全市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拟达到50%左右。

“八项行动”将构建科技和生产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推动科研院校、推广机构等科技和生产服务主体协同合作,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方案》还强调“两大平台”建设,即科技咨询培训平台和科技服务管理平台。前者将整合专家资源,提供全天候的技术指导服务,并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骨干人员的素质;后者将形成科技示范服务数据的“一张网”,搭建科技示范服务管理“一盘棋”,创建科技示范服务评价“一本账”,畅通科技示范服务途径“一公里”。

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方案》的发布,将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国引领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杨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