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
2月21日举行的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通气会通报,今年以来,北京市已连续50余天无有效降水,森林火险持续保持黄色预警等级,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
据统计,每年三四月份是北京市森林火灾高发时段,从近5年数据来看,全市近九成火灾都发生在这一时段。今年,全市大部分地区已近百日无有效降水,叠加春季气温快速回升,林区及周边春耕生产、施工动火、踏青旅游、民俗祭祀等活动增多,各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频发。相较于往年,今年的森林防火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不容丝毫松劲懈怠和麻痹大意。
近日召开的北京市火灾防范工作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查严治消防安全隐患,严管严控现实火灾风险,提高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上述要求传递了“严”的信号,彰显了防患未然的底线思维,为打好森林防火主动仗指明了方向路径。
责任是消防安全的“灵魂”,在森防工作中起着决定性、主导性作用。各地要紧紧扭住消防安全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拧紧责任链条。特别是要以“林长制”为抓手,建立完善森防网格化管理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加快形成层层知责、层层担责、层层尽责的工作局面,确保各项森防制度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既往的森林火灾事故案例表明,一个未燃尽的纸堆、一个未熄灭的烟头,瞬间可能引发一场山火,“小隐患”酿成“大灾祸”的教训十分深刻。各地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对森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回头看”,查问题、补漏洞、堵漏点,深入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林下可燃物清理,不放过每一个哪怕是再细小的隐患。同时,用好法治手段,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入山检查等制度,全面加强火源管控。消防部门要强化值班值守、前置力量备勤,并联合林业、公安等部门及镇街、村(社区)、消防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大巡逻检查力度,做好火情监控,依法从严打击野外违规动火行为,强化警示震慑,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不断加强森林防火防线。
此外,还需依靠科技赋能、创新引领,提升森林防火智能化水平。一方面,要通过采取建立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等措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火灾风险高发区域,提前部署防控措施;另一方面,加强天气预报、分析、研判,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物联网监测等高新技术,实现对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提高森防工作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森林防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共同参与。各地要以消防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为主线,积极开展科普讲座、专题授课、观看警示教育片、消防演练以及互动体验等活动。同时,利用“村村响”广播、微信群等载体,推送防火知识、典型案例,“线上+线下”齐发力,进一步造浓“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氛围,促进消防安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每个人都要绷紧防火安全弦,严以律己、小心火烛,切实做到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不在林区及周边用火,不在山林中乱丢烟蒂等,严守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底线。发现火情或者有人违法用火立即报警,以实际行动争做森林防火的践行者、宣传者、监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