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检察院以法治进校园为载体,有针对性地采取“点单式、即时式和花样式”分层次的授课方式,在大中小学校园里开展法治宣传,推动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律走进学生的心坎里。
大学生“点单式”——
让检察实务与法学理论融会贯通
近日,二道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秦禹应邀走进吉林大学法学院,结合社会热点,多维度、多层次地分析司法实践中的犯罪心理,以及民转刑犯罪的特点和社会危害,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百余名研究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检察实务实践课。
据秦禹介绍,像这样“点单式”为大学生授课,二道区检察院的院领导及各检察部主任每年都要被驻地院校点单,甚至承担一些教学实践课目,参与院校的学术研讨,在进行普法和授课的同时,也实现了互补互促。
由于在读法学的研究生法律知识掌握较好,但缺少实际运用经历。授课中,秦禹专委从刑事检察实务着手,结合区域内司法典型案例,淬炼刑事案件中法律运用、证据认定、人权保障等知识点,用理论与实务同行的实践方法,引发同学们的积极探讨。
同学们感到授课内容丰富新颖,知识点多,为他们打开了新的学习视角,也更近距离地了解检察职能和刑事司法的实践意义,激发了对刑法学科的积极探索,对理论研究和学习有了前沿性的指导。
“大学生需要什么,检察官就讲什么,这种‘点单式’的授课讲法,很有针对性,大学生也非常喜欢。检察实务授课进校园,通过近距离接触真实的司法案例,学习宝贵的法律实践经验,获得司法实践滋养,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有助于创新法学理论研究。希望未来能继续与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法治交流与合作,共同培育法治人才。”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军明称赞道。
中学生“即时式”——
让法律根植于心 践之于行
针对中学生的法治教育,二道区检察院党组积极适应新时代新特点,结合中学生青春萌动期和意识形态形成期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即时式”法律知识的宣传。不定期与学校领导、教师举办协商专班,研究制定“法治副校长”授课计划,重点对开学季、寒暑假、重大节日,以及经常发生的校园欺凌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
日前,“法治副校长”走进长春市日章高中为千余名学生讲好寒假前“最后一课”。院领导结合丰富的办案经验与鲜活生动的案例,内容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到诸如校园“表白墙”软暴力等现实问题。运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校学生可能遇到的犯罪行为。依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还向同学们讲解了犯罪刑事责任年龄及刑罚后果。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违法犯罪,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道区检察院还充分利用检察文化阵地,邀请学生走进检察院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开办少年模拟法庭“今天我是公诉人”体验活动,参观院史馆、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场所,让学生们实地感受检察文化、亲身体验法律威严,提升法律素养,提高法治宣传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院还创建“金色纽扣”未成年检察品牌,让“法治副校长”做主播,通过微视频讲案例、释法规,普及法律知识,并在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播出,着力拓宽学生法治视野,建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帮助未成年人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小学生“花样式”——
在寓教于乐中知法懂法
小学生多为6—13岁的适龄儿童,他们在行为能力和智力发育等方面尚未成熟。二道区检察院的“法治副校长”们也拿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开展简单“即时式”法律宣传的同时,嵌入了“花样式”普法,通过创新和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旨在使法律知识更加贴近适龄儿童,提高普法效果。
1月25日,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里的“社区寒假小课堂”走来了穿“检察蓝”的检察官姐姐,为这里30多名儿童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花式法治课。
“我是今天为你们上课的检察官姐姐,哪位同学注意听讲,守纪律,踊跃回答问题,我会发给你们奖品的。”孩子们听后“哗哗”鼓掌。
这次为“社区寒假小课堂”讲课的志愿者是二道区检察院检察官“法制副校长”王盈企,由于小课堂里的30多个孩子分别来自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差距大,接受能力参差不一,王盈企也花费了很多心思认真备课,起草讲课提纲。为了活跃气氛,增加课堂上的娱乐性,她还带来了几名社工人员共同完成授课。
检察长蔡珩与学校领导交流法治进校园
工作情况
“我们在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中普遍感到,一味地集中上大课‘大水漫灌’式教学方式效果并不好。”二道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蔡珩说: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对大中小学分层次开展点单式、即时式和花样式“三式”教学,解决了大学生吃不饱,小学生吃不消的问题,又提高了法治宣传的质量效果。
2021年至今,二道区检察院“法治副校长”为长春市部分院校,二道区中小学、幼儿园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150多次,对个别学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400余次,覆盖学生近5万人。实现了全区公立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下一步,二道区检察院将继续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发挥“法治副校长”的能动作用,为学生带来生动且意义深远的法治教育课,确保学生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让校园成为知识与文明的净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