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抖音发布《2025抖音春节非遗数据报告》(下称“报告”),呈现自1月7日到2月12日(腊八到正月十五)该平台的系列非遗数据。

数据显示,在首个“非遗版”春节,短视频直播助力非遗内容和产品持续出圈——各类非遗传承人、创作者发布非遗内容,带动非遗相关抖音视频总播放量破1679亿,平均每天有17.3万场非遗直播;非遗好物成抢手“新年货”,抖音电商相关订单量同比增长33.7%;逛吃打卡带动非遗体验消费潮,抖音生活服务非遗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39%,助黄山鱼灯、揭阳普宁英歌、榕城狮舞等传播更广,带动地方文旅经济发展。

视频播放1679亿次,超600万场非遗直播,非遗版春节火遍全球

春节期间,抖音上涌现了大量非遗相关内容。报告显示,抖音非遗相关内容春节总投稿量近5000万,总播放量1679亿,分享量同比增长78%。其中,相声、英歌、秧歌、灯会、舞狮依次成为播放量最多的非遗类内容。


数据周期:2025年1月7日至2月12日,同比数据周期为2024年1月18日至2月24日

丰富多彩的非遗内容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用户的观看。报告显示,30岁以下用户更爱看民俗类非遗,31-40岁用户对传统技艺类非遗更感兴趣,41-50岁用户更喜欢曲艺类非遗,50岁以上用户则偏爱传统戏剧。

为助推春节非遗热,抖音发起“非遗贺新春”话题,收获53万条投稿,播放量超27亿次;“当年轻人爱上中国非遗”“春节非遗玩法大全”“让非遗剪纸重现辉煌”等非遗相关话题均获得过亿流量;春节期间,抖音还上线“AI剪纸”特效工具提升线上非遗体验,吸引了56.3万网友拍同款。

短视频外,直播看非遗成为网友过年新“搭子”。报告显示,抖音春节期间共有超600万场非遗相关直播,平均每天17.3万场。豫剧、英歌、唢呐成为直播热度最高的表演类非遗。

直播带来的新舞台,也在激励院团表演类非遗的传承与坚守。报告显示,101个戏曲院团春节期间在抖音开播,共吸引超2300万网友观看。郑三豫剧团、浙江中月婺剧团、范胜男安阳市青年豫剧团成为直播热度最高的院团。

报告介绍,为丰富春节非遗直播,抖音举办了“2025抖音华彩传承晚会”,用古韵国潮展示非遗之美,获得了超2100万人次观看;小年当天,抖音还携手中国非遗馆和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领网友云逛非遗馆赏春节民俗。


数据周期:2025年1月7日至2月12日

作为首个“非遗版”中国年,今年春节还获得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报告介绍,不少海外中国网友用抖音记录美国春节游神、智利火壶表演、安哥拉舞龙表演、俄罗斯春节庙会等热闹场面,获得众网友点赞。

传承人登上新舞台,创作者让非遗春节“潮”起来

短视频和直播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技艺的新舞台,创作者的加入则让非遗春节变得更“潮”、更吸引人。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各类非遗传承人在抖音发布了1万余条作品,总获赞超500万。


数据周期:2025年1月7日至2月12日

在抖音,传承人们紧随潮流,年轻“传二代”们不断为非遗传播注入新活力。春节期间,电影《哪吒2》斩获超百亿票房。95后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 发布多部视频,用面人还原电影中的经典形象。视频中,@郎佳子彧 一步步展示了这些形象的捏造过程,引发网友对这项传统技艺的关注。

此外,还有00后汪氏皮影传承人@汪氏皮影·确实牛皮,跨界合作抖音手影戏、沙画、游戏等多领域创作者,联袂演绎《黑神话:悟空》添彩欢笑中国年;70后苗绣非遗传承人@黔绣杨丽,在抖音展示绝活“叶脉绣”,用非遗技艺呈现生肖蛇萌趣,献上《金蛇迎春》,传递新年喜悦和祝福。

众多抖音创作者也“各显神通”,展示着非遗的“好玩、好吃、好看、好听、好运”。报告显示,春节期间,超过1万位百万粉以上抖音创作者发布23.6万条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超两倍。

其中,@方浩然口技 用口技模拟锣鼓喧天,一张巧嘴营造“好听”热闹的年味;@国翠儿 用特效动画科普非遗年俗,以更好玩的形式呈现年画、压岁钱、元宵节等春节元素;@参商 穿着演示秦汉宋明多朝古装,搭配英语解说,向世界讲述中华服饰之美;@神鸟刘玉 记录四川坝坝宴等地方美食,呈现烟火气里的美味“年味”;@-毛豆- 用特效变装复刻招财年画,为网友送去好运祝福。


数据周期:2025年1月7日至2月12日,同比数据周期为2024年1月18日至2月24日

非遗好物成抢手“新年货”,订单量同比增长33.7%

借助短视频和直播,越来越多非遗好物成为网友过年囤货的新选择。报告显示,春节期间,抖音电商非遗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33.7%;购买非遗好物的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33.9%;非遗在架商品数增长115%。

据悉,为促进春节期间非遗好物的销售,抖音电商联合抖音公益启动了“非遗贺新春·年味非遗手工艺大赏”活动,上线非遗手工艺消费专区,持续引导和鼓励消费。活动吸引了超8000个企业参与,涉及年画、银器、瓷器、泥塑、刺绣、漆器、木雕等品类。“抖音非遗计划”为符合活动门槛的非遗商家直播间,提供最高3万元的流量补贴。


数据周期:2025年1月7日至2月12日,同比数据周期为2024年1月18日至2月24日

在相关活动助力下,不少传统手工艺品在春节期间取得了销量突破。报告中,苏绣通过非遗大师进直播间特色活动增加曝光,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392%;非遗大漆技艺通过古法工艺创新、生活化新产品研发,相关产品春节销量同比增长超60%。

报告还呈现了非遗好物其他一系列春节消费特征。其中,按城市划分,上海、北京、成都成为非遗商品购买用户最多的城市。在各年龄段中,“00后”购买非遗商品热情高涨,订单量同比增长41%,消费总额同比增长53%。普洱茶、琉璃手串、刺绣服饰、核雕手串、螺钿首饰盒,成为春节期间最受用户欢迎的非遗好物。

逛吃打卡带动非遗体验消费潮,吃喝玩乐订单量同比增长139%

线上非遗的火爆传播,吸引众多消费者线下体验,流量成“留量”。报告显示,1月28日至2月3日(除夕至正月初六),抖音生活服务非遗相关团购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139%;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的用户数同比增长122%。


数据周期:2025年1月28日至2月3日,同比数据周期为2024年2月9日至2月15日

非遗版春节,为地方文旅带来新机会。报告显示,开封、自贡、大理成今年春节游客最爱去的宝藏小城。古城古镇游玩热也被带动:春晚无锡分会场亮相的惠山古镇,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高达449%;历经千年历史的山西忻州古城和浙江西塘古镇,人潮涌动,抖音吃喝游玩订单量同比增长391%和343%。

报告列出了最受用户喜爱的三大线下非遗表演。其中,英歌舞在去年春节通过抖音出圈后,今年登上春晚舞台,团购订单量上升795%;皮影戏一直是抖音热门非遗项目,今年春节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488%;继打铁花之后,火壶表演在今年春节格外火热,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451%。

据了解,今年“抖音非遗计划”推出“非遗贺新春”文旅专项,为黄山鱼灯、宝鸡社火、佛山醒狮、揭阳英歌舞等相关内容提供流量和消费补贴。其中,“鱼灯”相关视频投稿量同比增长168%,“黄山”、“鱼灯”、“歙县”等相关视频播放量达17.1亿次,春节假期黄山歙县吃喝游玩订单量同比增长458%。

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春节期间,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抖音非遗计划”开展“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围绕非遗内容传播、非遗好物助销、非遗旅游推广等方向进行公益扶持。新的一年,抖音将持续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帮助非遗不断连接现代生活。


数据周期:2025年1月28日至2月3日,同比数据周期为2024年2月9日至2月15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