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刘子恒

纵览新闻首席记者 李见

当蛇年新春顶流——灵动活泼的小哪吒遇到传统的剪纸技艺,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

近日,邯郸复兴区非遗艺人冯石萍和她创作的哪吒剪纸,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一张普通红纸、一把剪刀,在她手中经过几十分钟的加工后,竟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表情包。

这其中,除揣手坏笑的少年哪吒,脚踩风火轮、身披混天绫、手执红缨枪的青年哪吒,憨厚可爱的太乙真人和自带喜剧效果的申公豹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角色外,还有《哪吒2》里的出圈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只一眼,就瞬间将人带回电影中震撼的神话世界。


冯石萍创作的哪吒剪纸。供图/冯石萍

“最近哪吒特别火,里面的人物形象很招大家喜欢。我就想把他们用剪纸创作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剪纸。”冯石萍说,自己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哪吒2》的出圈使她看到了非遗剪纸的一种传承方式。

冯石萍和哪吒的结缘,始于5年前。“当时《哪吒1》上映,在朋友圈掀起了一阵潮流,有人就问我能不能剪一个哪吒的形象。这句话启发了我。”冯石萍想,剪纸如果老是窗花、喜字、年画这老三样,很难吸引年轻人,“需要一些变革才行。”

说干就干,她决定做出创新。时年56岁的冯石萍从网上找了一张《哪吒1》的剧照,凭着丰富的专业技巧,很快便剪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哪吒。“一片惊呼,他们都不信这是用非遗技艺创做出来的。”冯石萍记得,自己把哪吒“拿”到工作室展示时,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围上来争抢着学剪纸。


冯石萍在创作剪纸作品。供图/冯石萍

从这以后,冯石萍坚持创作新鲜、潮流、有范儿的剪纸作品。除哪吒外,她的剪纸还涉及文化衫、帆布包、灯笼、茶杯垫和抱枕,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报名她的工作室和学习班。“看,这都是我和学员们一起剪的成语故事。”冯石萍说着向记者发来了一段视频,里面是各式各样的成语典故。

冯石萍最满意的一幅剪纸是哪吒手持红缨枪冲向敖光的画面,她自己还在“吒儿”两边剪上了“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用她的话说,是在这幅剪纸中看到了自己。

“我从小就喜欢创作,爱画画、也做美工,后来长大了出去玩总要拍照片,回来后把它们画下剪出来。”冯石萍对艺术,有着非同一般的热爱和执着。从事剪纸工作后,经常有人问她坚持做剪纸有什么用,甚至冷嘲热讽。

对于旁人的不理解,冯石萍的回答朴素坚定:“我是做剪纸的,我就要把它进行到底,把这项技艺好好传承下去。”

“可能在他们眼中,我身上也有哪吒那股劲儿吧。”她笑着说,自己很喜欢哪吒敢干不服输,认准了的事谁也拉不回的品质。


冯石萍创作的成语剪纸。供图/冯石萍

如今冯石萍在社交平台上有34万粉丝,当中不乏向她学习剪纸的人,冯石萍对他们是倾囊相授。“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教!”年过花甲的她经常受邀到学校、社区和图书馆讲课。她的剪纸班学员有教师、退伍军人和退休干部,最小的6岁,最大的80多岁。折纸、刻纸、阳剪阴剪、阴阳结合……聊到剪纸技巧,冯石萍滔滔不绝,似乎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告诉记者。

“每次讲课看到台下的学员,我都非常骄傲,是非遗剪纸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作为政协委员的冯石萍,正计划联合其他剪纸艺术家,结合先进的技术和哪吒这样的潮流文化,把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