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芽梨
金家共8个孩子,除了燕西梅丽没读完书,其他子女不是已完成学业,就是已参加工作。
凤举鹤荪鹏振,分别在外交部,盐务署,交通部担任职务,凤举还兼任几处闲职冠名拿钱,除了总理,是金家赚钱最多的人。
但他没有子承父业光宗耀祖,反而花天酒地包姨娘立公馆,仅此一项就亏空上万块钱。
老二鹤逊比较闷,闷骚的人结交一个时髦女友曾美云,这曾美云和家里闹掰,搬出来独立租房,鹤逊常借她房子请客打牌吃饭,总理中风那天,不是仆人找到跳舞场,他混得天塌了都不知道。
老三大鹏振另辟蹊径男女通吃,捧女戏子花玉仙又捧男角陈玉芳,玉芬投资失利,拜托他去听天津打探消息,他拿着太太的钱带花玉仙浪荡,把玉芬的叮嘱抛到脑后,气得她吐血。
儿子们不成器,总理虽生气不过骂两句,外有国家大事日理万机,内有如夫人提供情感价值,孩子教育这一块,他基本当甩手掌柜,扔给太太管理。
金太太不是不管,儿子们成家立业,教育这问题要从小重视,太太心疼子女舍不得严厉,等到成年再来管教,为时已晚。
但三个女儿又大不相同,道之留学日本,敏之留学美国,润之留学法国,个个出类拔萃。
金家父母的失误就在这里,儿子既不争气如此,为啥不托举女儿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借以延续家族荣耀呢?
金家明明阴盛阳衰,这点不但父母清楚,道之和新媳妇清秋都看得出,过年祭祖说出:父亲这一辈子,总算对得起先祖,到我们这辈儿就糟了。清秋安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现在不是不行,是强在女儿这一方面。
可人人清楚的事却无人做长远考虑,只看着眼前繁花锦绣,总理没想过百年后金家如何延续,太太纵想也无能为力。
金家是新旧参半的大家庭,既然愿意送女儿出洋留学,接受新思潮先进理念,想必不会反对女性参与社会工作吧?
二少奶慧厂忙于赈灾妇女事务,金家没人阻止,相反掏钱支持她的事业。
可惜在三个女儿的前途上,父母未做长远规划,只让她们接受了精英教育,然后所学的一肚子知识,就真的埋没在肚里了。
民国频出大家,林徽因冰心杨绛都是学贯中西的女子,就连张幼仪都留学归来事业有成。
时代虽然对女人不够友好,但如果不守旧鼓励女儿出来工作,参与社会事务,金家的女孩一定比几个兄弟强大。
普通女生读书为独立,有钱人家无需这些,那让所学有所用,不是有更大价值?金家女儿有父母托举,或许真能成为外交家政治家大放光彩,青出于蓝胜于蓝。
如果读书仅为婚姻点缀,就像华坪女校长痛惜她的学生,读完大学回去做主妇,让她痛心疾首难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