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网友发帖称,员工支付了7995元,支付时微信立减金减了5元,商家开具发票8000元,回来按8000元报销。各位会计们,你们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审核,按多少批?



单据到我手上是已经付了款的,按8000元支付给了员工,审核与支付都不是我的工作,我只是负责录入凭证。

之前我在国企,负责过费用报销的审核工作,这种情况都是按支付金额批准的,付多少报多少。咋现在不一样。

  •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浪潮。

这个应该按8000报销的,那5块钱红包是人家采购员自己的。

不用问,上面的回复肯定是不得行,不符合报账要求,账实不符,虚报假账,退回报销的金额,还要警告处分。不要问我怎么知道,挨过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们这里必须使用公务卡,只能按银联后台提取记录报,7995。

付款截图上写的很清楚,中行储蓄卡支付了7995,红包支付了5,合计8000,就应该给人家报销8000。

按实际支付报销。网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银行会时不时给个一两分钱的优惠,造成刷卡记录和发票对不上,我们都是按实际支付金额来报销的。

我和同事外出办事打车,去的时候他用了优惠券,我不让,他说无所谓。回来没有优惠了,结果报销时财务说来回路程一样费用不符,不能报销。

如果是私企领导说可以就行,国有单位还是支付多少报多少吧,毕竟因为5元到时候整改有点丢人。



  • 无独有偶,类似问题此前有网友咨询过。

有网友问,支付货款员工垫付,货款500,开票500,实际支付是498,因为有立减金,按哪个金额入账?



有专业人员回答,员工先借支款,是按实际支付金额入账,按498冲借款。另外2元,做营业外收入。

由此可见,目前大部分的操作方式还是实报实销,也就是你刷卡或者微信付了多少,就报多少。其实,如果想避免类似问题,就是不使用这些优惠券即可。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