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及其周边地区于2月12日凌晨爆发激烈战斗,俄军出动包括“龙卷风-G”多管火箭系统、TOS-1重型火箭炮在内的多种重型火力装备,对乌军防线发起大规模进攻。红军城周边超过60%的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多个重要军事设施被摧毁。与此同时,俄军特种侦察分队已渗透至城区外围,对乌军指挥系统实施定点打击。

俄军投入包括最新型号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在内的精确打击武器,仅在过去72小时内,俄军就在红军城战区投入超过200枚各类精确制导武器。

俄军采取“多向突进、重点突破”的战术,调动6个重型旅,还在东南方向部署“胜利”战术集群。该集群配备有最新改进的T-90M主战坦克和Ka-52M武装直升机,具备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俄军首次在该地区部署“天基-M”电子战系统,这种设备能够有效干扰乌军的通信网络和无人机系统。

红军城控制着连接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两大区域的枢纽,即整个东部战线的物资运输通道。俄军通过控制周边17个关键矿区和战略要点,切断乌军第三防御带的后勤补给线。

在索洛内地区,俄军投入至少一个装甲师的兵力,配备有“舞会-2”电子战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压制乌军的无人机侦察能力,还可以干扰GPS信号,导致乌军精确制导武器失效。沃兹德维任卡方向的战况更为严峻,俄军新增的摩托化步兵团装备有“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

俄军已在红军城外围建立多层火力封锁带,由重型迫击炮、自行火炮和防空导弹系统组成,形成严密的立体防空网络。

第155机械化旅在投入战斗前就出现大规模逃兵现象。英国《卫报》报道称,该旅在完成北约标准训练后被紧急调往前线,但途中就有超过30%的士兵选择脱离部队。该旅的主力装备,包括多辆“豹式”主战坦克和“马尔德”步兵战车,因缺乏专业维护人员而无法发挥最大战力。

第157旅在接触战中暴露出严重的战术协同问题,装甲部队与步兵之间经常出现配合失误。前线观察员报告称,在俄军实施火力打击后,第157旅的多个战术小组陷入混乱,部分轻型装甲车被遗弃在战场。

乌克兰全国有超过50万适龄青年涉嫌逃避兵役,其中包括大量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现役部队中的逃兵人数已突破15万。在基辅等主要城市,军事警察不得不加强巡逻,以防止更多士兵擅离职守。乌军已将征兵年龄上限提高到60岁,部分后勤和支援岗位甚至考虑招募女性服役。

总司令下令从红军城方向抽调包括精锐炮兵部队在内的多个作战单位,以在库尔斯克方向取得突破,这一决策导致红军城的防御体系出现严重漏洞。

美国国会迟迟未能通过新的援助法案,导致包括“海马斯”火箭炮弹药在内的关键物资供应中断。今年第一季度欧洲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总额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由于缺乏专业维修人员和备件,大量西方提供的先进武器系统处于待修状态。一位乌军工程师透露,目前至少有40%的重型装备因维护问题无法投入使用。在电子战设备和防空系统方面,维修困难导致许多高端装备只能闲置。

由于前线战事吃紧,新兵训练时间被大幅压缩,许多士兵在完成基础训练后就被紧急送往前线。

由于俄军的精确打击,多个弹药库和燃料储存设施被摧毁,导致前线部队补给困难。目前红军城地区的乌军部队平均每天只能获得不到50%的常规补给需求。

俄军的电子战系统有效压制乌军的无人机侦察能力,使得指挥部难以及时掌握战场态势。俄军还加强通信加密措施,这使得乌军的信号情报收集效果大幅下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