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榆林日报
近年来,榆林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支撑、加强设施保障、深化医养融合等举措,持续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让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幸福底色更浓。
“今天我们来学习扣背的手法,大家要注意频次和力度……”近日,记者走进榆林高新医院看到,护理人员正在认真聆听专业讲师讲授的老年人常见护理要点,并开展现场实操练习,旨在更好地提升自身护理能力,为广大老年人送上更加专业、贴心的护理服务。
制订行业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设立养老服务行业专项奖补资金,用于为老服务场所建设、养老机构日常维护和人员保障等……榆林各级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办理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推动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高素质养老服务队伍等议案和提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全市养老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据统计,截至目前,榆林已累计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54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2个,投运社区食堂96个、农村互助幸福院2472所,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等从业人员3000余名;全市12个县市区已全部启动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常态化服务。
“我们将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制度,提升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更加充分、均衡、优质。同时,坚持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人才发展思路,带动促进养老护理员整体素质的全方位提升,努力实现全市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智慧应用更加便利、人才队伍更加壮大、运行机制更加通畅、为老服务更加精准的工作目标,不断增强全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付钰说。(来源:榆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