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降水增多,天地间水汽氤氲,草木萌动,万物开始悄然复苏。但雨水时节的气候也暗藏挑战:乍暖还寒的“倒春寒”容易侵袭人体,空气中的湿气加重,若不注意调养,容易出现体寒、湿气重、脾胃虚弱等问题。因此,民间素有“雨水吃3样,扶阳身体旺”的养生智慧,通过饮食助阳气、驱寒湿,为健康打下根基。
那么这“3样”究竟是什么呢?顺应时节吃对这三类食物,既能让身体与自然同频生长,又能抵御湿寒,增强体质。下面就来一一解析,并附上3道家常养生食谱,助您轻松吃出健康!
第一样:春菜——唤醒阳气,疏肝理气
雨水前后,田野间的野菜与绿叶蔬菜蓬勃生长。古人认为“春吃芽、夏吃瓜”,春菜是积蓄了整个寒冬的能量后萌发的嫩芽嫩叶,自带生发之气,既能疏通肝气、唤醒阳气,又能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缓解春燥。
推荐春菜:荠菜、韭菜、菠菜、菜苔、豌豆苗等。
荠菜:民间称“报春菜”,富含钙、铁和维生素C,清肝明目。
韭菜:“春韭最养人”,辛温助阳,促进消化。
菠菜:补铁润燥,搭配根茎类食材可中和草酸。
推荐食谱:韭菜胡萝卜炒豆芽
材料:韭菜200g、黄豆芽150g、胡萝卜半根、蒜末少许、盐、生抽适量。
1. 韭菜洗净切段,胡萝卜切细丝,黄豆芽去根洗净;
2. 热锅冷油,爆香蒜末,先下胡萝卜丝翻炒至微软;
3. 加入黄豆芽大火快炒1分钟,再放韭菜段快速翻炒,调入盐、少许生抽,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点评:这道菜色泽鲜亮,口感脆嫩清爽。韭菜的辛香与豆芽的甘甜相得益彰,胡萝卜提供β-胡萝卜素,三者搭配既能助阳气升发,又富含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特别适合春季解腻。
第二样:温补类食物——驱寒暖身,滋养气血
雨水时节仍有寒气残留,尤其是体质虚寒、手脚冰凉的人群,需适当食用温补类食物,补充阳气,驱散体内积寒。
推荐食材:羊肉、牛肉、鲫鱼、鸡肉等。
羊肉:性温味甘,补虚暖胃,搭配萝卜、黑豆可中和燥热。
鲫鱼:健脾利湿,煮汤鲜美易吸收。
推荐食谱:白萝卜黑豆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g、白萝卜1根、黑豆50g、姜片5片、料酒、盐适量。
1. 黑豆提前浸泡2小时;羊肉切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去腥;
2. 将羊肉、黑豆、姜片放入砂锅,加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小时;
3. 白萝卜去皮切块,加入锅中继续炖30分钟,出锅前加盐调味,撒葱花即可。
点评:羊肉温补,黑豆补肾益阴,白萝卜消食化痰,三者搭配既补阳又不上火。汤色清亮,萝卜软糯清甜,羊肉酥烂不膻,尤其适合体虚畏寒者。
第三样:健脾祛湿食材——化解春困,强健脾胃
此时空气湿度增大,人体易受湿邪困扰,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症状。饮食需注重健脾祛湿,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推荐食材:薏米、山药、糯米、赤小豆、茯苓等。
薏米:利水渗湿,炒制后更温和。
山药:健脾养胃,黏液蛋白保护胃黏膜。
推荐食谱:薏米山药胡萝卜排骨汤
材料:排骨300g、薏米30g、铁棍山药1根、胡萝卜1根、姜3片、盐适量。
1. 薏米干锅小火炒至微黄(减少寒性);排骨焯水备用;
2. 排骨、薏米、姜片放入锅中,加清水炖40分钟;
3. 山药、胡萝卜切滚刀块,加入汤中再炖20分钟,加盐调味,撒枸杞点缀即可。
点评:此汤清淡甘润,薏米祛湿,山药健脾,胡萝卜补充维生素,排骨提供优质蛋白。整体搭配温和滋润,既能化解湿气,又不会过于寒凉,全家老少皆宜。
雨水节气的饮食讲究“扶阳祛湿、平补肝脾”。春菜、温补类食物、健脾祛湿食材三者结合,既顺应了春季升发的自然规律,又兼顾了驱寒、化湿、养胃的养生需求。文中推荐的3道食谱,操作简单且营养均衡,从清爽小炒到滋补汤品,让您轻松吃出好体质。
饮食小贴士:雨水时节忌贪凉,少吃生冷油腻;适当运动助阳气升发,保持心情舒畅,方能与春日共生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