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 余晖

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率调研组到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开展调研。


“过年好,我是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您来这里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调研组直奔诉讼服务大厅,张军与等待接访的当事人攀谈起来。

“我的案子一审、二审判决结果差很多,我想不通,到最高法院讨个说法。”“我给你们寄了材料,也收到了回复,但心里还是着急,想再过来看看。”……当事人问一答十,满肚子的话急着往外倒,张军拍着他的肩膀安慰,“请放心,您的材料我们既然已经告知您收到了,就一定会严格依照法律、按照程序认真办理,也会主动联系答复您。天还很冷,又在正月,早点回去陪陪家人吧。”

一位当事人觉得法院判重了,自己受了委屈,正向一名由中国法学会指派的专家志愿者倾诉。张军了解情况后说,“有的事情,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实际上已经违法了。多听听专家、律师的意见,他们是第三方,讲清楚法律的规定,你一定会更加信服。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最高法立案庭庭长钱晓晨介绍了近年来立案、信访工作的主要情况,主要谈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各级法院立案庭都承担着重要任务,大家默默无闻、不懈努力,取得了可贵、更是难能的成绩。借此机会,向全国法院立案条线的广大干警拜年。今天来主要是了解一下立案、信访工作情况,与大家面对面商议、解决工作中具体落实的问题。”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当前立案和信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张军同大家交流。

张军指出,“人民法院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部署、依法保障当事人诉权,这一点必须始终坚定不移。”

要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部署,继续用好现有各种多元解纷机制并不断巩固、完善。

对适合调解、当事人理解、接受调解的,要积极做好调解工作,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要牢记“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对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严格依法公正审理,确保案件质量,绝不能片面追求效率导致案件质量出现瑕疵。

对于因案件数量大而可能出现的排期长等问题,要耐心细致、实事求是地向当事人做好释明工作,最大限度争取理解,同时也积极引导当事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纠纷解决方式,更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张军指出,要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各项制度规定,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效能,依法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要落实院领导包案要求,解决好疑难复杂案件。要善于立足信访“末端”促进规范审判“前端”,及时总结案件审理中的问题,与有关审判庭、下级法院合力解决,促进从源头减少信访案件。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