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的冰块内,七朵红、蓝各异的冰莲花芬芳斗艳,巧夺天工的技艺让中外游客啧啧称奇。在本届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廉政文化区里,冰雕冰花作品《清莲》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点。鲜有人知的是,这种冰雕冰花技艺已在2024年获评成为南岗区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遇见冰雪艺术,激发出了别样的魅力火花。
四道工序
让“清莲”绽放
当记者在冰灯游园会园区内见到《清莲》的作者——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艺术专业部主任、哈尔滨大工匠郑金男时,他正在为作品进行例行维护。冰雪季里,每隔20天左右,他都会带着团队对冰雕的细节、形态进行细化和补充。谈及冰花的制作,冰雕师出身的他立刻兴致满满:“简单说,这种技艺就是在冰块背部雕刻,在正面观赏的艺术。”郑金男告诉记者,《清莲》在一块80厘米见方的冰块上制作而成。
“我们首先通过一个类似电钻一样的特制冰雕刀,在冰块底部雕刻出花朵的外形,再用冰雕圆刀,手工雕出一片片荷叶,随后将颜料灌注冰内,最后再经过抛光的工序,就形成了现在的作品”。“制作出《清莲》的七朵冰莲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郑金男说,和普通冰雕先画手稿再进行雕刻不同,冰雕冰花技艺最大的难点在于,雕刻前就要对花朵的整体形态进行把握,“每片花瓣、叶片张开的角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花蕊的角度是15度,那后续次第展开的花瓣角度就都要不一样,做到既不挡住前面花瓣的姿态,也给后面的花瓣留有余地,最终达到整个作品的完美艺术呈现”。
刻苦钻研
练就冰雕冰花技艺
郑金男接触冰雕近40年。1989年,还在读初中的郑金男在启蒙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这一年的冰雕比赛,完成他首次触冰。五年后,在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读高三的郑金男,凭借绘画基础和冰雕实践经验,在当年的群众冰雕比赛中从上百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1998年,郑金男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并加入学校冰雪雕塑社团。随后,郑金男的冰雪雕塑技艺日益精进,逐渐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比赛中屡获佳绩,还走出了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采访中郑金男告诉记者,作品《清莲》的创作灵感,缘于一次偶然。2018年,不满足于传统的手工雕刻,郑金男开始尝试用电动工具制作冰雕。“当时冰雕比赛中经常会用到背雕的技巧去雕刻作品,我决定利用这个形式,慢慢摸索在冰块里刻字”。锥形刀、柳叶刀、铣刀……郑金男说,这期间他几乎用到了所有冰雕工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第一届冰灯艺术游园会的经典作品《冰花》,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创作灵感:“《冰花》是将花朵冻进冰块里,我完全可以用这些新工具在冰块中雕刻出花朵!”在此之前,郑金男所传承的冰雕冰花技艺是通过手工冰刀慢慢雕刻,此次他决定用电工雕刀,创新推出冰雕冰花新的创作形式。经过不断尝试、改良,最终练就现在的用电动工具雕刻冰雕冰花技艺,和并打磨出作品《清莲》。
弘扬“非遗”技艺
展示冰雪魅力
“早在2009年,冰灯冰雕技艺就被省文旅厅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郑金男说,这也给了他一个启示:既然一直在钻研冰雕冰花技艺,他就要让这种技艺被更多人所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从2022年开始,郑金男开始将他的冰雕冰花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终于在去年获评成功。“当得到申遗成功的消息,我兴奋得一夜没睡,也深知作为‘非遗’传承人,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说。
郑金男告诉记者,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已经研发出哈尔滨市花——丁香花的冰雕冰花技巧。下一步,他将依托由自己名字命名的冰雪雕塑工作室,继续培养冰雕人才、传承“非遗”技艺,不断向外界展示哈尔滨的冰雪魅力。
来源:哈尔滨日报
记者:节永志 文/摄/视频
责任编辑:田苗
审核:董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