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扔出王炸,国内汽车圈炸锅,最先坐不住的却是华为余承东

比亚迪正式宣布,全系车型搭配高阶智驾,开启中国全民智驾新时代,不管是20万以上的车型,还是只卖7万的入门车,以往要卖几千乃至上万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全部都成了比亚迪的标配,而且加量不加价。





比亚迪等于是掀了国内车企智驾的桌子,老大都开始免费了,其他车企卖上万的智驾还怎么玩?其实这还真不是一码事。

可余承东居然先坐不住了,直接阴阳怪气的说道,凑合能用和好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显然余承东想说的是比亚迪的智驾技术不如华为,顶多就是勉强能用的程度。不可否认,华为智驾技术实力和积累国内首屈一指,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车企抱华为大腿,甘愿把灵魂都交给华为。

但华为智驾向来只打高端局,20万以下的廉价车型华为还看不上,或者说华为智驾的成本还不支持他们染指。也可以说,华为智驾虽好,但跟绝大多数消费者无关,他们消费不起。
国内有且只有比亚迪具备实力把智驾成本快速打下来,一年卖出去400多万辆新能源车,规模化就是比亚迪的天然优势。



虽说比亚迪的天眼智驾也分ABC三个版本,搭载在低价车型上的都是入门版的天眼C,功能和配置都是最低的。这依然不妨碍比亚迪的高明之处,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抢占国内智驾市场。

要知道,华为、理想、小鹏等车企都有自己的智驾系统研发,中高端车型一点不缺智驾,缺的正是售价20万以下的低端车型,而这块市场才是中国汽车最主流的市场,销量占比80%都不止,谁能率先攻破这个市场,谁就能左右中国智驾的走向。



显然,比亚迪技高一招,在华为等高端玩家还没来得及反应,把智驾市场干到20万以下车型之际,比亚迪不计成本抢先了一步到达战场。让成百上千万车主的海量智驾用车数据,实现自身智驾技术的快速迭代,最终缩小乃至超越华为这些高端竞争对手。
再者一说,那些买10万左右汽车的人,真的在乎什么智驾多么牛吗?当时不会,他们真正关心的是用车成本和实用性。毕竟不管是哪家的智驾,说到底都还只是智能辅助驾驶,不是无人驾驶,最后都要落到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上来。

也就是说,比亚迪抢不走华为智驾的高端市场和高净值客户,至少短期之内抢不走,余承东的失态,着实没必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