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年销400万辆的传统汽车巨头,终于决定向科技公司伸出橄榄枝,这,或许意味着汽车行业的旧秩序正在被彻底颠覆,而中国汽车产业的权力游戏也迎来了新的篇章。



2月11日,汽车圈迎来一则重磅消息:华为与上汽集团的合作模式正式敲定,双方将采用“智选车模式”,推出鸿蒙智行旗下的第五个品牌——尚界。这不仅是一次合作的确认,更是一场关于汽车产业未来格局的全新博弈。

华为再“扩圈”,上汽尚界登场

华为与上汽的合作,已酝酿多时,但最终的模式之争,远比外界想象的复杂。

不同于过去几个月的种种传闻,上汽最终选择的合作方式,并非与华为车BU(已并入引望)的Hi模式,而是由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主导的华为智选车模式。



这一模式下,华为将深度介入整车研发、智能座舱、智驾系统以及营销推广,全链条赋能,而非仅仅充当供应商角色。从问界、智界的成功经验来看,华为的打法是以用户需求倒推产品设计,再辅以精准营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市场。如今,“尚界”成为华为智选车的第五个品牌,也意味着上汽正式加入鸿蒙智行体系。



事实上,在2025年1月,上汽集团便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尚界”、“上汽尚界”等多个商标申请,涵盖广告销售、运输工具等多个类别。而更早的2023年11月,华为便悄然申请注册“尚界”商标,并在2024年2月7日进入注册公告阶段。从商标的布局来看,双方的合作模式早已落定,只待官宣。

对于此次合作,华为的回应依然保持一贯的低调:“一切信息以官方消息为准。”但坊间传说的“华为智选车团队已正式入驻上汽集团”如果为真,无疑宣告着这场合作已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借力华为,上汽能否重回巅峰?

过去一年,上汽集团的表现不容乐观。2024年净利润预计在15亿至19亿元,同比下降87%至90%,整车销量下降20.07%至401.3万辆,连续18年的国内销量冠军头衔也被比亚迪取代……面对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上汽急需新的增长点,而与华为的合作无疑是其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



知情人士透露,上汽与华为的合作不仅限于供应链层面,而是计划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首款车型可能是飞凡R7参数图片)的增程版,并采用华为全套智能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上汽制定了2026年销量重回500万辆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显然离不开智能化和新能源市场的突破。

回顾上汽的新能源和智能化布局,其曾在国内市场占据先机,但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无论是曾经与阿里合作的斑马智行,还是自主研发的零束科技,其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如今均难以与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的产品抗衡。面对市场格局的快速演变,上汽选择拥抱华为,无疑是希望借助华为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实现快速突破。

根据目前流传的消息,“尚界”的售价区间锁定在17万至25万元,将填补鸿蒙智行原有品牌的空白——尊界、享界、问界、智界均聚焦20万以上中高端市场。而尚界这一区间恰好是年轻消费群体的“黄金价位”。“尚界”项目将采取与问界、智界相似的打法,首款车型预计基于飞凡R7的增程版打造,不仅搭载华为ADS 3.0高阶智驾、鸿蒙座舱4.0,还可能搭载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华为团队已经深度介入产品定义,预计2025年四季度正式上市。

此外,华为与上汽的合作也不止于一款车,双方已规划至少两款车型,未来可能会涵盖增程、纯电等多种动力形式,以全面抢占中高端新能源市场。

毫无疑问,对于华为而言,上汽的加入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传统巨头,上汽的品牌、供应链、制造能力仍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此次合作不仅能提升鸿蒙智行的市场影响力,也为其智能汽车生态体系再添重要一环。


展望未来: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



华为尊界

华为与上汽的合作,代表了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智能化已成为决定车企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上汽此次的“最后一搏”,不仅关乎其自身能否成功转型,也将对整个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目前合作的具体细节仍待官方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在华为技术加持下,上汽将在智能座舱、智驾系统、智能网联等方面迎来全面升级。面对2026年500万辆的目标,这场变革之战才刚刚开始。



如果说2024年是上汽的低谷,那么2025年或许是它的转折点。如今的华为,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中的“香饽饽”,既然连东风小康也能靠着华为化身为“成功典范”赛力斯,上汽的尚界为何不能呢?上汽的目标是到2026年重回500万辆销量规模,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一目标并不轻松。但如果尚界能够迅速打开市场、复制问界的成功经验,这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除了上汽,广汽也已牵手华为,此外,还有东风岚图、长安阿维塔……

中国汽车产业的牌局已经重洗,华为掌控的“鸿蒙智行”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主流玩家。而上汽,选择顺势而为,或许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结语

唯一的问题是:当越来越多的车企涌入华为的“朋友圈”,华为的加持也将不再是少数玩家的独占优势。如今的稀缺,或许将变成“人均”。

而当几乎所有玩家都手握华为技术,真正决定胜负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