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开始颈、腰部酸胀、麻木,随后症状持续加重,酸胀强烈甚至出现麻痛、无力现象,有时甚至无法工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正值壮年的阿文,就因颈椎问题痛苦了一年多时间。近期更是出现用力、深大呼吸、手脚无力的问题。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张茂营主任医师诊断,原来其罹患的是颈髓肿瘤,任由肿瘤肆意生长,大概率会出现截瘫。

经过精准的手术,张茂营为其成功摘除了长在颈椎内部的定时炸弹,恢复状况良好且已准备重返工作岗位。


张茂营团队在手术中。

追根溯源 检查发现高颈段病变

阿文一来到暨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张茂营及其团队就为他安排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阿文的四肢肌力相较于正常人出现减退,并且病理征呈现阳性,这立即引起了医生们的高度警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张茂营初步判断病变可能位于高颈段,这一区域对于人体的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后续的MR(磁共振)检查验证了神经外科专家的初步判断。影像清晰显示,阿文的病变位于枕骨大孔至颈2节段,肿瘤大小约5公分,高颈段颈髓被压成如“纸片”大小,这一节段是控制人体呼吸中枢和手脚活动的关键区域,稍有不慎就会有四肢截瘫和不能呼吸的风险。正因如此,阿文才会出现手脚无力的症状,这对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检查结果显示出此肿瘤与椎动脉关系极为紧密。椎动脉是负责给大脑后循环供血的重要血管,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受到损伤,后果将不堪设想。轻者可能导致术后脑梗塞,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则可能造成术中大出血,直接危及生命。因此,手术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须极为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或术后瘫痪、不能呼吸等严重不良反应。

肿瘤累及椎管内外 手术难度极大

阿文的肿瘤位于颅颈交界区域,且同时累及椎管内外,牵涉多个重要解剖结构,手术难度极大,风险颇高。鉴于此,张茂营迅速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并特邀麻醉科、影像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参与多学科会诊(MDT)。经过周密细致的术前规划,团队决定在插管全麻状态下,利用显微镜及电生理监测技术,实施枕骨大孔区-颈2椎管内外沟通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术中,医生们发现肿瘤血供极为丰富,与椎动脉紧密粘连。手术团队在显微镜及电生理监测的辅助下,小心翼翼地分离肿瘤与周围血管及神经的粘连,最终成功将肿瘤完全切除,且术中出血量仅100ml。

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无力感均完全消失,四肢肌力也恢复正常。目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已准备重返工作岗位。


术前与术后影像图对比。

“高颈段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是一种跨越椎管界限的特殊肿瘤,易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张茂营告诉南都记者,高颈段椎管内外沟通肿瘤较少见但危害大,按组织来源可分神经鞘瘤、脊膜瘤等类型。此类肿瘤的症状因生长位置和大小而异,常表现为颈腰背部疼痛、麻木、无力,可能逐渐加重至瘫痪,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及时诊断、精确手术及术后康复随访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肿瘤可能。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有助于预防肿瘤。”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灿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