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李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1组接6道X8003次,编组55辆,圃田方向来车,到站霍尔果斯,人机分工检查作业,技检时间25分钟”。上午11时10分,听到对讲机中传来的接车指令,郑州北车辆段郑州北上发运用车间四班检车员王利歌迅速起身准备工具,和工友们一同列队出发,前往作业地点,准备开始列车技术状态检查作业。这是王利歌成为货车检车员的第二年,也是他第一次独立负责中欧班列的检车工作。

春运期间,天气寒冷,王利歌和工友们裹着厚厚的棉衣穿梭在班列之间。他们在作业中主要承担货物列车技术检查任务,及时发现车辆故障,就像铁路“车辆医生”护航着班列的运行安全,

郑州北上发运用车间担负着从郑州圃田开出的始发中欧班列(郑州)货物列车及其它货物列车技术检查作业。王利歌每个班需要工作12个小时,春运中作业量相较平时也呈上升趋势,检车员平均每天要检查近300辆货物列车。一个班下来,王利歌要行走2.5万余步,钻跨、弯腰探身1500余次。这对于2001年出生的王利歌,是不曾经历过的“大考”,同时也是一展拳脚的好机会。

中欧班列运行时间长,任何一个细微的故障隐患都不能放过,不然就会危及行车安全。“中欧班列是国家的一张名片,要保障它安全平稳地走向世界。”王利歌对记者说。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利歌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学规章、看课件、练实操……参加全路技术比武,取得优异名次,业务技能也在不断进步,是大家公认的“业务尖兵”,经王利歌技检的车辆未发生任何安全隐患事故。

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中欧班列以其运量大、全天候、低碳环保等优势,受到沿线各国的热捧,订单量稳步增加,为拉动国内外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天,经过王利歌和同事们技检的中欧班列有10余列,并且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一直都在增加。这对王利歌和同事们来说,增加的不仅仅是作业量,更是身上的那份责任。他们知道,在这条横贯欧亚的钢铁丝路上,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守护者,用专业和坚守,确保每一列中欧班列的安全运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